A. | 用稀硫酸可除去鋼鐵表面的鐵銹 | |
B. | 使用焰色反應可檢驗氯化鈉中的鈉離子 | |
C. | 通過丁達爾效應可區分NaCl溶液和Al(OH)3膠體 | |
D. | 向溶液中滴入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可證明含有Cl- |
分析 A.鐵銹成分是氧化鐵,能夠與稀硫酸反應;
B.焰色反應是物理變化,鈉元素的焰色為黃色;
C.丁達爾現象是膠體特有的性質可用于鑒別膠體和溶液;
D.依據能與銀離子結合成白色沉淀的離子情況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鐵銹成分是氧化鐵,能夠與稀硫酸反應,所以可以用稀硫酸除去鋼鐵表面的鐵銹,故A正確;
B.焰色反應是物理變化,鈉元素的焰色為黃色,依據焰色反應可以檢驗物質所含金屬元素,故B正確;
C.丁達爾現象是膠體特有的性質可用于鑒別膠體和溶液,故C正確;
D.無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溶液可能為鹽酸或鹽酸鹽或碳酸鈉溶液等,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為綜合題,設計物質的性質、焰色反應的應用、離子的檢驗、膠體的性質,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熟練程度,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化性:濃硝酸大于稀硝酸 | |
B. | 與相同質量的銅(反應完全)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總數相同 | |
C. | 與鋅反應:前者生成NO2,后者生成H2 | |
D. | 與銅反應:前者生成氣體顏色深,后者生成氣體顏色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10-3 | B. | 5×10-6 | C. | 2.6×10-4 | D. | 無法計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先加熱再通氫氣 | |
B. | 實驗結束后將所有的廢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實驗室,以免污染實驗室 | |
C. | 濃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膚上,立刻用NaOH溶液洗滌 | |
D. | 實驗室制取氣體時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2的電子式:![]() | B. | 核內有8個中子的碳原子:${\;}_{6}^{8}$C | ||
C. | 鉀離子結構示意圖:![]() | D. | N原子的電子排布式:1s22s22p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物質 | Cu(OH)2 | Fe(OH)3 | CuCl | CuI |
Ksp | 2.2×10-20 | 2.6×10-39 | 1.7×10-7 | 1.3×10-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