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學生用0.1000mol/L的鹽酸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選擇酚酞指示劑。請填寫下列空白:
(1)實驗室配置100mL 0.1000mol/L鹽酸需用到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______。
(2)該滴定實驗中,左手握住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________。
(3)判斷到達滴定終點的現象是當最后一滴鹽酸滴入時,溶液由淺紅色變為無色,且___s內不變色。
(4)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測NaOH溶液的濃度數值偏低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鹽酸潤洗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D.讀取鹽酸體積時,開始仰視讀數,滴定結束時平視
(5)該學生根據3次實驗分別記錄有關數據如下表:
滴定次數 | 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mL | 0.1000mol/L鹽酸的體積/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
第一次 | 25.00 | 0.08 | 26.10 |
第二次 | 25.00 | 0.65 | 26.65 |
第三次 | 25.00 | 0.39 | 26.37 |
則本次實驗中,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mol/L。
【答案】 100mL容量瓶 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 30 D 0.1040
【解析】(1)根據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驟,配制溶液時用到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100mL容量瓶,故還缺少的儀器是100mL容量瓶;
(2)酸堿中和滴定時,眼睛要注視錐形瓶內溶液的顏色變化;
(3)滴定過程中當最后一滴鹽酸滴入時,溶液由淺紅色變為無色,且30s內不變色,此時即為滴定終點;
(4)A.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鹽酸潤洗就直接注入標準鹽酸,標準液的濃度偏小,造成V(標準)偏大,根據c(待測)= 可知,c(NaOH)偏大,故A不符合;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干燥,待測液的物質的量不變,對V(標準)無影響,根據c(待測)=
可知,c(NaOH)無影響,故B不符合;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造成V(標準)偏大,根據c(待測)=
可知,c(NaOH)偏大,故C不符合;D.讀取鹽酸體積時,開始仰視讀數,滴定結束時平視讀數,造成V(標準)偏小,根據c(待測)=
可知,c(NaOH)偏低,故D符合;故答案為D;
(5)三次滴定消耗鹽酸的體積分別為:26.02mL,26.00mL,25.98mL,根據數據的有效性,3組數據均有效,平均消耗V(鹽酸)= =26.00mL,根據反應方程式:HCl+NaOH=NaCl+H2O,n(HCl)=n(NaOH),即:0.026L×0.1000mol/L=0.025L×c(NaOH),
解得c(NaOH)=0.1040mol/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所示實驗合理的是( )
A.圖1用于證明鹽酸、碳酸、硅酸三種酸的酸性強弱
B.圖2可“隨控隨停”制備少量氧氣
C.圖3用于配制100mL一定濃度硫酸溶液
D.圖4用于制取并觀察Fe(OH)2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糖類、蛋白質、油脂和纖維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它們的組成中都有C、H、O、N等元素
B. 在一定條件下,它們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C. 人體需要的二十多種氨基酸都可以通過人體自身合成
D. 油脂都是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是一種高熱量營養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D是中學化學的常見物質,且A、B、C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中的H2O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可用于自來水消毒,D是生產、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金屬單質,加熱蒸干B的溶液不能得到B,則B的化學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工業上制取A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種堿性氣體,常用作制冷劑,B是汽車尾氣之一,遇空氣會變色,則反應則C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 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D是氯堿工業的主要產品之一,B有兩性,則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
(4)若A、C、D都是常見氣體,C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氣體,則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某同學將搜集到的一定量的酸雨保存在密閉容器中,每隔一定時間測酸雨的pH,發現在起始一段時間內,酸雨的pH呈減小趨勢,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所示實驗合理的是( )
A.圖1用于證明鹽酸、碳酸、硅酸三種酸的酸性強弱
B.圖2可“隨控隨停”制備少量氧氣
C.圖3用于配制100mL一定濃度硫酸溶液
D.圖4用于制取并觀察Fe(OH)2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些烷烴的燃燒熱如下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正戊烷的燃燒熱大約是-3 540 kJ·mol-1
B. 熱穩定性:正丁烷>異丁烷
C. 乙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 560.8 kJ·mol-1
D. 相同質量的烷烴,碳的質量分數越大,燃燒放出的熱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甲烷的燃燒熱為890.3 kJ·mol-1,則甲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 將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 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1
C. 已知在120 ℃、101 kPa下,1 g H2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121 kJ熱量,其熱化學方程式為H2(g)+O2(g)===H2O(g) ΔH=-242 kJ·mol-1
D. 25 ℃、101 kPa時,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1,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SO4(aq)+2KOH(aq)===K2SO4(aq)+2H2O(l) ΔH=-57.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100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液,其中c(Mg2+)=0.2mol/L,c(Cl﹣)=1.3mol/L,要使Mg2+完全轉化為Mg(OH)2且與Al3+恰好分離,至少需要2mol/L NaOH溶液的體積為( )
A.80 mL
B.100 mL
C.120 mL
D.11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