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明礬[KAl(SO4)2·12H2O]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用途:飲用水的凈化;造紙工業上作施膠劑;食品工業的發酵劑等。利用煉鋁廠的廢料——鋁灰(含Al、Al2O3及少量SiO2和FeO·xFe2O3)可制備明礬。工藝流程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1)明礬凈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操作Ⅰ是________,操作Ⅱ是蒸發濃縮、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3)檢驗濾液A中是否存在Fe2+的試劑是__________(只用一種試劑)。
(4)將鋁灰投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生成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在濾液A中加入高錳酸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該條件下MnO4-轉化為Mn2+):_______。
(5)已知:在pH=3、加熱條件下,MnO4-可與Mn2+反應生成MnO2。加入MnSO4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濾渣2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
【答案】Al3++3H2OAl(OH)3(膠體)+3H+ 過濾 冷卻結晶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鐵氰化鉀溶液)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Fe2++MnO4-+8H+=5Fe3++Mn2++4H2O 3Mn2++2MnO4-+2H2O=5MnO2↓+4H+ MnO2、Fe(OH)3
【解析】
(1)明礬是強酸弱堿鹽,水解產生氫氧化鋁膠體,能夠吸附水中懸浮的物質形成沉淀而除去,從而達到凈水的目的。其反應原理用方程式表示是Al3++3H2O
Al(OH)3(膠體)+3H+;
(2)操作Ⅰ是將難溶性固體與溶液分離的操作,叫過濾。操作Ⅱ是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就得到明礬,
故答案:過濾;冷卻結晶;
(3)檢驗濾液A中是否存在的方法加入鐵氰化鉀溶液,如果有藍色沉淀,證明含有
,故答案:鐵氰化鉀溶液;
(4)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O3+2OH-=2AlO2-+H2O,在濾液A中加入高錳酸鉀的目的是使轉化為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Fe2++MnO4-+8H+=5Fe3++Mn2++4H2O;
(5)根據表中數據可知當溶液的pH=3時可以形成沉淀
根據題意可得方程式3Mn2++2MnO4-+2H2O=5MnO2↓+4H+,由于溶液的pH=3,所以濾渣的成分含有MnO2、Fe(OH)3。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學生對Cl2與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應進行實驗探究。
(1)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
(2)A中溶液變紅的原因是____。
(3)為了探究現象II的原因,甲同學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A中黃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則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
②取A中黃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KSCN溶液,最終得到紅色溶液。
甲同學的實驗證明產生現象Ⅱ的原因是SCN—與Cl2發生了反應。
(4)甲同學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進行了如下研究。
資料顯示:SCN—的電子式為
①甲同學認為SCN—中碳元素沒有被氧化,理由是_________。
②取A中黃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用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由此證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
③通過實驗證明了SCN—中氮元素轉化為NO3-,他的實驗方案是____。
④若SCN—與Cl2反應生成1 mol CO2,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量的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mA(g)+nB(g)pC(g)。達到平衡時,維持溫度不變,將氣體體積縮小到原來的1/2,當達到新的平衡時,氣體C的濃度變為原平衡時的1.9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m+n>pB. m+n<p
C.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 C的質量分數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O2的資源化利用能有效減少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資源。
(1)CO2與CH4經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氣: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H4(g) ΔH=-75 kJ·mol1
C(s)+O2(g)=CO2(g) ΔH=-394 kJ·mol1
C(s)+O2(g)===CO(g) ΔH=-111 kJ·mol1
①該催化重整反應的ΔH=____ kJ·mol1。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轉化率的條件是____(填標號)。
A.高溫低壓 B.低溫高壓 C.高溫高壓 D.低溫低壓
②某溫度下,在體積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劑進行重整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數為______mol2·L2。下列可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_(填標號)。
A.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的CH4,同時生成n mol的H2 B.v(CH4):v(CO)=1:2
C.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 D.容器中的壓強保持不變
(2)CO2可以被(NH4)2CO3溶液捕獲,反應為(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ΔH。為研究溫度對(NH4)2CO3捕獲CO2效率的影響,在某溫度T1下,將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閉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用氮氣作為稀釋劑),在t時刻,測得容器中CO2氣體的濃度。然后分別在溫度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實驗條件不變,重復上述實驗,經過相同時間測得CO2氣體濃度,其關系如圖1,則ΔH______(填“>”、“=”或“<”)0。
(3)O2輔助的Al-CO2電池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該電池電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電池反應產物Al2(C2O4)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電池的負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池的正極反應式:6O2+6e-=6O;6CO2+6O=3C2O42-+6O2
反應過程中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獲。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 = 2∶1,溶液pH=________。(室溫下,H2CO3的K1=4×10-7;K2=5×10-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反應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已知Cu3P中P為-3價,則15molCuSO4可氧化的P的物質的量為
A. 1.5mol B. 5.5mol C. 3mol D. 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實驗室制氫氣的反應:Zn+2HCl= ZnCl2+H2↑。現用13.0gZn粉與一定量2mol/L稀鹽酸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Zn粉無剩余.
(1)用雙線橋或單線橋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2)比較H+和Zn2+氧化性強弱
(3)消耗鹽酸的體積至少為多少升?
(4)生成ZnCl2的物質的量為多少?
(5)標準狀況下,最多能收集到多少升氣體?
(6)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的個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炔為主要原料可以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腈和氯丁橡膠,如圖所示是有關合成路線圖.
已知反應:nCH2═CH﹣CH═CH2
請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物質的結構簡式:A ,C .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②: ;
反應③: ;
反應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選擇適當的試劑除去雜質,從而得到純凈的NaNO3晶體,相應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流程中下列物質的化學式:試劑X__,沉淀A___。
(2)上述實驗流程中①②③步均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是__(填操作名稱)。
(3)上述實驗流程中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
(4)按此實驗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填化學式)雜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適量的__(填化學式)。
(5)在①步操作中如何證明加的BaCl2溶液已過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普洱茶具有獨特的香氣,是云南的旅游名片之一。橙花叔醇是影響其香氣的物質之一,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物質的化學式是C15H26O
B. 該物質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 該物質的同分異構體可以是芳香族化合物
D. 該物質可以發生加成反應,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