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國的主題為“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倡導綠色簡約生活”。下列做法和導向不應提倡的是
A. 塞罕壩人在沙漠植樹造林 B.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C. 對商品豪華包裝促進銷售 D. 我市的藍天白云工程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位同學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時,造成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原因是( )
A. 容量瓶用蒸餾水洗滌干凈后沒有干燥 B. 定容時仰視
C. 砝碼上沾有雜質 D. 沒冷卻至室溫就定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確認識和使用電池有利于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I.電化學法處理SO2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利用雙氧水氧化吸收SO2可消除SO2污染,設計裝置如圖所示(己知石墨只起導電作用,質子交換膜只允許H+通過)。
(1)石墨1為____(填“正極”或“負極”),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
(2)反應的總方程式為_______。
(3)H+的遷移方向為由_____到____。(填“左”或“右”)
(4)若11.2L(標準狀況)SO2參與反應,則遷移H+的物質的量為____。
(5)某同學關于原電池的筆記中,不合理的有____。
①原電池兩電極材料活潑性一定不同
②原電池負極材料參與反應,正極材料都不參與反應
③Fe-NaOH溶液-Si原電池,Fe是負極
④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
Ⅱ.航天技術中使用的氫氧燃料電池具有高能、輕便和不污染環境等優點。氫氧燃料電池有多種。
(1)某堿式氫氧燃料電池的電解質溶液是KOH溶液,則其負極反應為_____ ;某熔鹽氫氧燃料電池的電解質是熔融的碳酸鉀,則其負極反應為_____。
(2)氫氧燃料電池用于航天飛船,電極反應產生的水,經過冷凝后可用作航天員的飲用水,當得到1.8g飲用水時,轉移的電子數約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m、p、q、r、s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溫常壓下r為液體,其余均為無色氣體。m的摩爾質量為p的2倍,n是Y元素的單質,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無色氣體,p物質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q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上述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q與s均為酸性氧化物B. Z的含氧酸是一種強酸
C. X、Y分別與W形成10e-的微粒能反應生成一種氣體D. 原子半徑:W<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Fe3+、CO32-、SO42-、NO3-中的幾種,且各種離子濃度相等。加入鋁片,產生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向原溶液中加入Cu片發生:3Cu+8H++2NO3-=3Cu2++4H20+2NO↑
B. 向原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發生:Fe3++H++4NH3·H2O=Fe(OH)3↓+4NH4+
C. 向原溶液中加入過量Ba(OH)2溶液發生:Ba2++20H-+SO42-+NH4++H+=NH3·H2O +BaSO4↓+H2O
D. 向原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發生:2Ba2++CO32-+SO42-=BaCO3↓+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全固態鋰硫電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其中電極 a常用摻有石墨烯的S8材料,電池反應為:16Li+xS8=8Li2Sx(2≤x≤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電池工作時,正極可發生反應:2Li2S6+2Li++2e-=3Li2S4
B. 電池工作時,外電路中流過 0.02 mol 電子,負極材料減重 0.14 g
C.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電極a的導電性
D. 電池充電時間越長,電池中Li2S2的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4分)下列應用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
B. 工業上電解熔融狀態的Al2O3制備Al
C. 工業上利用合成氨實現人工固氮
D. 實驗室用NH4Cl和Ca(OH)2制備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標準狀況下,某同學向 100 mLH2S 飽和溶液中通入 SO2,所得溶液 pH 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 正確的是( )
A. 亞硫酸是比氫硫酸更弱的酸
B. ab 段反應是:SO2+2H2S===3S↓+2H2O
C. 原 H2S 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0.05mol/L
D. b 點對應的溶液導電性最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