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元素A、B、C、D分別處于第一至第四周期,其中A原子核是一個質子,則A為H元素;B原子核外電子有6種不同的運動狀態,即核外有6個電子,則B為C元素;B與C可形成正四面體型分子,該分子為四氯化碳,則B為Cl元素;D位于第四周期,IB族,D原子外圍電子排布為3d104s1,則D為Cu元素,
(1)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
(2)HF中存在氫鍵,沸點比HCl高,其它氫化物相對分子質量越大,沸點越高;
(3)在其層狀結構中碳碳鍵鍵角為120°,每個碳原子都結合著3個碳原子,碳原子采取sp2雜化,3個雜化軌道用來形成σ鍵結合其他碳原子,所有碳原子剩余2p軌道一同形成離域大π鍵;
(4)由結構圖可知,該晶體中含有C-H鍵、C-C鍵、配位鍵、氫鍵和離子鍵;
(5)由關系圖可知,反應①銅與氯氣反應生成硫化銅;氯化銅溶于水形成氯化銅溶液,氯化銅溶液中加氨水生成的藍色沉淀為氫氧化銅,再加氨水后氫氧化銅與氨水反應生成的藍色溶液為四氨合銅絡離子,藍色溶液通入硫化氫,生成硫化銅、銨根離子、一水合氨,據此進行解答.
解答 解: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元素A、B、C、D分別處于第一至第四周期,其中A原子核是一個質子,則A為H元素;B原子核外電子有6種不同的運動狀態,即核外有6個電子,則B為C元素;B與C可形成正四面體型分子,該分子為四氯化碳,則B為Cl元素;D位于第四周期,IB族,D原子外圍電子排布為3d104s1,則D為Cu元素,
(1)氯元素非金屬性最強,其電負性越大,
故答案為:Cl;
(2)HF中存在氫鍵,沸點比HCl高,其它氫化物相對分子質量越大,沸點越高,所以HCl的沸點最低,
故答案為:HCl;
(3)在其層狀結構中碳碳鍵鍵角為120°,每個碳原子都結合著3個碳原子,碳原子采取sp2雜化,3個雜化軌道用來形成σ鍵結合其他碳原子,所有碳原子剩余2p軌道一同形成離域大π鍵,
故答案為:sp2;
(4)由結構圖可知,該晶體中含有C-H鍵為極性鍵、C-C鍵為非極性鍵、配位鍵、離子鍵和氫鍵,所以①②③④⑤正確,
故選:①②③④⑤;
(5)由關系圖可知,反應①銅與氯氣反應生成硫化銅;反應②中氯化銅溶于水形成氯化銅溶液,反應③氯化銅溶液中加氨水生成的藍色沉淀為氫氧化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2NH3•H2O=Cu(OH)2↓+2NH4+;再加氨水后氫氧化銅與氨水反應生成的藍色溶液為四氨合銅絡離子,反應⑤藍色溶液通入硫化氫,生成硫化銅、銨根離子、一水合氨,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u(NH3)4]2++H2S+2H2O=CuS↓+2NH4++2NH3•H2O,
故答案為:Cu2++2NH3•H2O=Cu(OH)2↓+2NH4+;[Cu(NH3)4]2++H2S+2H2O=CuS↓+2NH4++2NH3•H2O.
點評 本題考查位置、結構與性質的關系,題目難度中等,試題綜合性較大,涉及元素推斷、核外電子排布規律、晶體結構與化學鍵、化學用語等知識,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學習中注重相關基礎的積累.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已知C(石墨,s)=C(金剛石,s)△H>O,則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 |
B. | 已知2H2(g)+O2(g)═2H20(1)△H=-571.6kJ•mol-1,則氫氣的燃燒熱為-285.8kJ•mol-1 | |
C. | 含20.0 gNaOH的稀溶液與稀鹽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熱量,則該條件下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aOH(aq)+CH3COOH(aq)═H3COOHNa(aq)+H2O(l)H=-57.4kJ•mol-1 | |
D. | 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 則△H1>△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Cu是還原劑,被腐蝕 | B. | Fe2+是氧化產物 | ||
C. | 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 D. | 該反應屬于離子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醇和濃硫酸加熱至140℃反應:2CH3CH2OH$\stackrel{140℃}{→}$CH3CH2OCH2CH3+H2O | |
B. | 溴乙烷與NaOH醇溶液加熱反應:CH3CH2Br+NaOH$→_{△}^{醇}$CH2═CH2↑+NaBr | |
C. | 苯酚鈉溶液中通少量二氧化碳:C6H5O-+CO2+H2O→C6H5OH↓+HCO3- | |
D. | 乙醛溶液與銀氨溶液共熱:2CH3CHO+2[Ag(NH3)2]OH$\stackrel{△}{→}$2CH3COONH4+2Ag↓+3NH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υ(A)=0.5 mol•L-1•s-1 | B. | υ(D)=1 mol•L-1•s-1 | ||
C. | υ(C)=1.2 mol•L-1•s-1 | D. | υ(B)=0.5 mol•L-1•s-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