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將1.76g銅鎂合金完全溶解于一定濃度的硝酸中,得到NO和NO2標準狀況下896mL的混合氣體,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lmol/L的NaOH溶液,當金屬離子全部沉淀時,得到3.12g沉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合金中銅鎂物質的最之比為1:1
B. 產生的NO和NO2的體積之比為1:1
C. 得到3.12g沉淀時,加入NnOH溶液體積一定是80mL
D. 1.76g該合金與足量鹽酸反應,可生成標準狀況下448mL氣體
【答案】C
【解析】A、設合金中Cu、Mg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根據題目所給信息知x×64 g/mol+y×24 g/mol=1.76g①;n(OH-)==0.08mol,故2x+2y=0.08 mol②,由①②解得x=0.02 mol,y=0.02 mol,選項A正確;B、銅鎂的物質的量都為0.02mol,與硝酸反應失電子數目為0.08mol,HNO3得電子還原為NO和NO2,設其物質的量分別為a、b,則有22400mL/mol(a+b)=896mL,3a+b=0.08mol,解得a=0.02 mol,b=0.02 mol,故體積之比為1:1,選項B正確;C、得到3.12g沉淀時,除與Mg2+、Cu2+反應消耗0.08molNaOH,原溶液中可能還有剩余的HNO3也消耗NaOH,故加入NaOH溶液體積可能大于80mL,選項C錯誤;D、1.76g該合金中的0.02molMg可與鹽酸反應,生成0.02molH2,即準狀況下448mL氣體,選項D正確。答案選C。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綠色食品”,綠色食品是指( )
A.添加了綠色色素的食品
B.含有葉綠素的食品
C.原料生產過程中沒有使用化肥、農藥的食品
D.原料生產及加工過程中沒有受到污染的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將分液漏斗中溶液X加入圓底燒瓶中與Y反應,對試管B中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選項 | X溶液 | 固體Y | Z溶液 | 現象 |
A | 70%H2SO4 | Na2SO3溶液 | H2S溶液 | 產生渾濁 |
B | 濃氨水 | CaO | 酚酞試劑 | 溶液變紅 |
C | 鹽酸 | 大理石 | Na2SiO3溶液 | 出現白色沉淀 |
D | 濃鹽酸 | MnO2 | NaOH溶液 | 黃綠色氣體被吸收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某氣態烴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8 L,其質量為2 g,該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5%,則該烴的分子式為________,電子式為____________,結構式為____________,其立體構型為________。
(2)如圖立方體中心的“●”表示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請在立方體的頂點用“●”表示出與之緊鄰的4個氫原子的位置。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NO的性質,進行了如下實驗。
(1)甲同學設計了圖甲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集氣瓶中收集到無色氣體,由此確定銅和稀硝酸反應生成NO氣體。甲同學的推斷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不同意甲同學的推斷,他觀察到圖甲裝置圓底燒瓶中的氣體不是無色。為此乙同學設計了圖乙裝置進行實驗,步驟為:
①在大試管中放入適量石灰石,加入過量稀硝酸;
②待石灰石反應完全,將銅絲浸入過量的稀硝酸中;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大試管中氣體始終為無色,收集反應產生的氣體;
④待集氣瓶充滿氣體后從水槽中取出,敞口正放在桌面上,觀察到瓶口氣體顏色有變化,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NO。
步驟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④瓶口氣體的顏色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過量的銅與稀硝酸完全反應后,再加入20%的稀硫酸,銅片上又有氣泡產生,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填正確選項的編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還原劑 b.氧化劑
c.酸化 d.提供熱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合物 F 是一種常見的化工原料,合成方法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化合物 C 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任寫一種含苯環的 A 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_________________。
(3)B→C 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
(4)寫出 C→D 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設計一條以
為原料合成
的合成路線。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