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海水是一個巨大的化學資源寶庫,利用海水可以獲得很多化工產品。
(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餾法、________________(填1種方法)。
(2)海水制得的飽和氯化鈉溶液可以利用電解法直接制取次氯酸鈉,制取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利用制鹽后的鹽鹵提取溴的工藝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條件已略去):
將Br2與Na2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_
□Br2+□Na2CO3==□NaBrO3+□_____+□______
(4)鹽鹵蒸發冷卻后析出鹵塊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還含Fe2+、Fe3+、Mn2+等離子。以鹵塊為原料制得鎂的工藝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條件已略去):
己知:常溫下0.010mol/L金屬離子在不同pH下的沉淀情況如下:
物質 | 開始沉淀 | 沉淀完全 |
Fe(OH)3 | 2.7 | 3.7 |
Fe(OH)2 | 7.6 | 9.6 |
Mn(OH)2 | 8.3 | 9.8 |
Mg(OH)2 | 9.6 |
①步驟②中需控制pH=9.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NaClO氧化Fe2+得到Fe(OH)3沉淀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驟③可以將SOCl2與MgCl2·6H2O混合加熱制取無水MgCl2,SO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④NaClO還能除去鹽鹵中的CO(NH2)2,生成鹽和能參與大氣循環的物質。除去0.2molCO(NH2)2時消耗NaClO__________g。
⑤如果沉淀0.010mol/LMgCl2溶液,根據表格中的數據計算,當pH=11.2時溶液中c(Mg2+)=____mol/L。
【答案】 離子交換法或電滲析法 Cl-+H2OClO-+H2↑ 3Br2+3Na2CO3=NaBrO3+5NaBr+3CO2 除去溶液中含有的Fe2+、Fe3+、Mn2+雜質,使之完全生成沉淀而除去或使Mg2+以外雜質轉化為氫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ClO-+2Fe2++5H2O=2Fe(OH)3↓+Cl-+4H+ 吸收MgCl2·6H2O中結晶水,并產生HCl氣體抑制Mg2+的水解 44.7 1.0×10-5.2
【解析】(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餾法、離子交換法或電滲析法,故答案為:離子交換法或電滲析法;
(2)利用電解法飽和氯化鈉溶液可以直接制取次氯酸鈉,制取的離子方程式為Cl-+H2OClO-+H2↑,故答案為:Cl-+H2O
ClO-+H2↑;
(3)Br2與Na2CO3反應生成NaBrO3、NaBr和CO2,Br元素部分由0價升高到+5價,另一部分從0價降低到-1價,則生成的NaBrO3與NaBr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5,所以配平方程式為:3Br2+3Na2CO3=NaBrO3+5NaBr+3CO2↑,故答案為:3Br2+3Na2CO3=NaBrO3+5NaBr+3CO2;
(4)鹽鹵加水溶解,加NaClO將Fe2+氧化成Fe3+,然后加入NaOH調節pH為9.8,使Fe2+、Fe3+、Mn2+轉化為氫氧化物沉淀,過濾,濾液經過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得到,氯化鎂晶體,在HCl氣氛中加熱得到無水氯化鎂,電解熔融的氯化鎂得到Mg;
①步驟②中需控制pH=9.8在于使除Mg2+以外的各種雜質金屬離子都生成氫氧化物沉淀,以便通過過濾而除去,即控制pH=9.8的目的:除去溶液中含有的Fe2+、Fe3+、Mn2+雜質,使之完全生成沉淀而除去;故答案為:除去溶液中含有的Fe2+、Fe3+、Mn2+雜質,使之完全生成沉淀而除去;
②加入次氯酸鈉會氧化亞鐵離子為三價鐵,則次氯酸鈉與Fe2+、H2O反應生成Fe(OH)3、Cl-和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O-+2Fe2++5H2O=2Fe(OH)3↓+Cl-+4H+;故答案為:ClO-+2Fe2++5H2O=2Fe(OH)3↓+Cl-+4H+;
③鎂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鎂和氫離子,Mg2++2H2OMg(OH)2+2H+,水解反應屬于吸熱反應,加熱溫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通入HCl時,增加了溶液中的c(H+),能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動,抑制Mg2+水解,HCl還能帶出水份,最終得到無水MgCl2;故答案為:吸收MgCl2·6H2O中結晶水,并產生HCl氣體抑制Mg2+的水解;
④NaClO還能除去鹽鹵中的CO(NH2)2,生成鹽和能參與大氣循環的物質,其反應為3NaClO+CO(NH2)2═3NaCl+CO2↑+N2↑+2H2O,由方程式中物質之間的關系可知,0.2mol CO(NH2)2消耗NaClO為0.6mol,則m(NaClO)=nM=0.6mol×74.5g/mol=44.7g,故答案為:44.7;
⑤根據表格數據可知,pH=9.6時,c(OH-)=10-4.4,鎂離子開始沉淀,則Ksp[Mg(OH)2]=0.01×(10-4.4)2= c(Mg2+)×(10-2.8)2,解得:c(Mg2+)=1.0×10-5.2mol/L,故答案為:1.0×10-5.2。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亞硝酸鈉(NaNO2)外觀酷似食鹽且有咸味,是一種常用的發色劑和防腐劑,但使用過量會使人中毒。某學習小組針對亞硝酸鈉設計了如下實驗:
【制取NaNO2】
設計的制取裝置如下圖(夾持裝置略去):
該小組先查閱資料知:①2NO+Na2O2 =2NaNO2;2NO2+Na2O2 =2NaNO3;
②NO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為NO3-,
(1)裝置A中用于盛放稀硝酸的儀器名稱為_______________,裝置A中發生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無裝置B,則進入裝置D中的氣體除N2、NO外還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學檢查裝置氣密性后進行實驗,發現制得的NaNO2中混有較多的NaNO3雜質。下列可以提高NaNO2純度的方案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將B中的藥品換為堿石灰 b.將稀硝酸換為濃硝酸
C.實驗開始前通一段時間CO2 d.在裝置A、B之間增加盛有水的洗氣瓶
【測定制得樣品中NaNO2的含量】
(5)該實驗中需配制KMnO4標準溶液并酸化,應選擇_______(填化學式)來酸化KMnO4溶液。
(6)已知: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將MnO4-還原為Mn2+。為測定樣品中亞硝酸鈉的含量,該小組稱取4.0 g樣品溶于水配制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于錐形瓶中,用0.100 mol·L-1的酸性KMnO4 溶液進行滴定,消耗20.00 mL酸性KMnO4溶液。滴定過程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所得樣品中NaNO2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是由化學反應中舊化學健斷裂時吸收的能量與化學健形成時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圖為N2(g)和O2(g)反應生成NO(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1molN2(g)和1molO2(g)反應放出的能量為180kJ
B. 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總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總能量
C. 在1L的容器中發生反應.10min內N2減少了1mol,因此10min內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NO)=0.1mol/(L·min)
D. NO是一種酸性氧化物,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鹽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有廣闊的海岸線,海水綜合利用大有可為。海水中溴含量為 65 mg/L,從海 水中提取溴的工業流程如下:
(1)以上步驟Ⅰ中已獲得游離態的溴,步驟Ⅱ又將之轉變成化合態的溴,其目的是:_____。
(2)步驟Ⅱ通入熱空氣或水蒸氣吹出 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
A.氧化性B.還原性C.揮發性 D.腐蝕性
(3)以上流程Ⅱ中涉及的離子反應如下,請在下面方框內填入適當的化學計量數:_____
(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氣,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氣氧化后蒸餾。寫出 溴與二氧化硫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由此反應可知, 除環境保護外,在工業生產中應解決的主要問題是_______。
(5)實驗室分離溴還可以用溶劑萃取法,下列可以用作溴的萃取劑的是________。
A.乙醇 B.四氯化碳 C.氫氧化鈉溶液 D.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烯是合成食品外包裝材料聚乙烯的單體,可以由丁烷裂解制備。
主反應:C4H10(g,正丁烷) C2H4(g)+C2H6(g)△H1
副反應:C4H10 (g,正丁烷) CH4(g)+C3H6(g) △H2
回答下列問題:
(1)化學上,將穩定單質的能量定為0,生成穩定化合物時的釋放或吸收能量生成熱,生成熱可表示該物質相對能量。下表為25℃、101kPa下幾種有機物的生成熱:
物質 | 曱烷 | 乙烷 | 乙烯 | 丙烯 | 正丁烷 | 異丁烷 |
生成熱/kJ·mol-1 | -75 | -85 | 52 | 20 | -125 | -132 |
①表格中的物質,最穩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結構簡式)。
②上述反應中,△H1=______kJ/mol。
③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要標明“同分異構體名稱”,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正丁烷發生反應生成乙烯。
①下列情況表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填代號)。
A.氣體密度保持不變 B.[c(C2H4)·c(C2H6)]/ c(C4H10)保持不變
C.反應熱不變 D.正丁烷分解速率和乙烷消耗速率相等
②為了同時提高反應速率和轉化率,下列措施可采用的是_____(填代號)。
A.加入高效催化劑B.升高溫度C.充入乙烷D.減小壓強
(3)向密閉容器中充入丁烷,在一定條件(濃度、催化劑及壓強等)下發生反應,測得乙烯產率與溫度關系如圖所示。溫度高于600℃時,隨若溫度升高,乙烯產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代號)。
A.平衡常數降低 B.活化能降低C.催化劑活性降低 D.副產物增多
(4)在一定溫度下向1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正丁烷,反應生成乙烯和乙烷,經過10min達到平衡狀態,測得平衡時氣體壓強是原來的1.75倍。
①0~10min內乙烯的生成速率v(C2H4)為________mol·L-1·min-1。
②上述條件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為____________。
(5)丁烷-空氣燃料電池以熔融的K2CO3為電解質,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導電性能的稀土金屬材料為電極。該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原子晶體中,共價鍵的鍵能越大,熔沸點越高
B. 分子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越大,該分子越穩定
C. 金屬陽離子只能與陰離子構成晶體
D. 正四面體構型的分子中,鍵角一定為109°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可逆反應2A(g)+3B(g)4C(g)+D(g),已知起始濃度c(A)=4molmol﹣1 , c(B)=3molmol﹣1 , C、D濃度均等于0,反應開始2秒后達到平衡狀態,此時D的平衡濃度為0.5molL﹣1 , 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速率v(C)=1molL﹣1s﹣1
B.C的平衡濃度為4 molL﹣1
C.A的轉化率為25%
D.B的平衡濃度為1.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硫鐵礦(主要成分為FeS2)為原料制備氯化鐵晶體(FeCl3·6H2O)的工藝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焙燒產生的SO2可以繼續制備硫酸,其中的反應之一為:2SO2+O2 2SO3+Q(Q>0),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__________;欲使K值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若經一段時間后SO3的濃度增加了4mol/L,在這段時間內用O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4 mol/(Ls),則這段時間為_______(選填編號)。
a.1s b.5s c.10s d.50s
(2)硫鐵礦焙燒后的燒渣中含有Fe2O3、Fe3O4等。酸溶后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陽離子有______________,不能用硫酸代替鹽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氯氣時,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氧化后的溶液中得到氯化鐵晶體的實驗步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
(4)酸溶及后續過程中均需保持鹽酸過量,請從水解平衡移動原理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1)寫出具有下列電子排布的微粒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①A﹣ 1s22s22p63s23p6 , 第周期第族.
②B原子 2s22p3 , 第周期第族.
(2)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54s2的原子,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其最高正價為;是第周期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