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以非極性鍵結合起來的雙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極性分子
B.以極性鍵結合起來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C.非極性分子只能是雙原子單質分子
D.非極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實驗現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選項是
選項 | 實驗操作 | 現象 | 解釋或結論 |
A | 將電石與水反應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 紫色褪去 | 證明有乙炔生成 |
B | 將滴有酚酞的碳酸鈉溶液加熱 | 紅色變深 | 水解過程是吸熱的 |
C | 把Cl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 | 紫色褪去 | Cl2具有漂白性 |
D | 向碳酸鈣粉末中滴加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非金屬性氯強于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下列實驗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
A.用金屬鈉分別與水和乙醇反應,比較水和乙醇分子中羥基氫(-OH)的活潑性.
B.用石墨作電極,電解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證明金屬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 .
C.用加熱法分離碘和氯化銨的混合物.
D.用檢驗Na2CO3和Na2SO4水溶液酸堿性實驗,證明碳和硫兩元素非金屬性的強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己是Z元素形成的單質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已知:甲 + 乙 = 丁 + Z,甲 + 丙 = 戊 + Z; 0.1 mol·L-1丁溶液的pH為13(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W>Z>Y>X
B. 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三周期第ⅣA族
C. 1mol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共轉移了1 mol電子
D. 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陰離子總的物質的量小于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亞鐵隔絕空氣加強熱分解形成四氧化三鐵,將分解生成的氣體通入氯化鋇溶液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產生BaSO4沉淀 B. 產生BaSO3沉淀
C. 產生BaSO4與BaSO3的混合沉淀 D. 無沉淀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煤的干餾與石油的分餾均屬于化學變化
B.BaSO4在醫學上用作鋇餐,Ba2+對人體無毒
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鑒定, 14C與 13C互為同素異形體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不屬于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根據實驗操作,所得出現象和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A | 向苯中加入溴水溶液,再加入適量鐵粉 | 溶液變渾濁 | 生成溴苯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銀氨溶液,再水浴加熱 | 產生銀鏡 | 溶液中的物質一定是醛類 |
C | 將少量溴乙烷與NaOH溶液混合共熱,充分反應并冷卻后,向溶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 出現淡黃色沉淀 | 溴乙烷發生了水解 |
D | 向10 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 | 白色沉淀轉化為紅褐色沉淀 | 證明在相同溫度下的Ksp:Mg(OH)2﹥Fe(O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