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校化學課外小組為了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白色固體,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實驗,如圖Ⅰ~Ⅳ所示。
(1)圖Ⅰ、Ⅱ所示實驗中,__(填序號)能夠較好達到實驗目的。
(2)圖Ⅲ、Ⅳ所示實驗均能鑒別這兩種物質,兩個實驗的發生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與實驗Ⅲ相比,實驗Ⅳ的優點是___(填字母)。
A.Ⅳ比Ⅲ復雜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簡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裝置同時進行兩個對比實驗,而Ⅲ不行
(3)若用實驗Ⅳ驗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穩定性,則試管B中裝入的固體最好是__(填化學式)。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FeCl3是中學實驗室常用的試劑,可以用來制備氫氧化鐵膠體。
(1)下列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操作方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向飽和氯化鐵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氫氧化鈉稀溶液
b.加熱煮沸氯化鐵飽和溶液
c.氨水中滴加氯化鐵濃溶液
d.在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
(2)寫出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河流入海口處形成沙洲
b.使用微波手術刀進行外科手術,可使開刀處的血液迅速凝固而減少失血
c.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進行治療
d.在飽和氯化鐵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
e.冶金廠常用高壓電除去煙塵
(4)從溶液中分離提純Fe(OH)3膠體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次實驗需用0.4 mol/LNaOH溶液480mL。配制方法如下:
(1)配制該溶液應選用________mL容量瓶;
(2)用托盤天平準確稱量________g固體NaOH,應放在________(儀器)中稱量。
(3)將稱量好的NaOH固體放在500mL大燒杯中,倒入約100mL蒸餾水,用玻璃棒攪拌,使固體全部溶解,待______________后,將燒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4)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________次,洗滌后的溶液_______________,輕輕晃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到液面接近刻度線__________時,改用_________加蒸餾水至液面最低點與刻度線相切。蓋好瓶塞,上下顛倒混合均勻;
(6)若在配制過程中出現下列情況,將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濃度偏高的是________,偏低的是________,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的是____________(填各選項的序號)。
A.所用的NaOH中混有少量Na2CO3
B.用帶有生銹砝碼的托盤天平稱量一定質量固體NaOH
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凈后沒有烘干
D.固體NaOH在燒杯中溶解后立即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內并接著進行后續操作
E.轉移溶液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F.最后確定NaOH溶液體積(定容)時,俯視觀察液面與容量瓶刻度線
G.定容搖勻后靜止,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可利用鈦鐵礦(主要成分為FeTiO3,還含有少量MgO、SiO2等雜質)來制備,工藝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實驗中,鐵的浸出率結果如下圖所示。由圖可知,當鐵的凈出率為70%時,所采用的實驗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鈦主要以TiOCl42-形式存在,寫出相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2·xH2O沉淀與雙氧水、氨水反應40 min所得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溫度/℃ | 30 | 35 | 40 | 45 | 50 |
TiO2·xH2O轉化率% | 92 | 95 | 97 | 93 | 88 |
分析40℃時TiO2·xH2O轉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價為+4,其中過氧鍵的數目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濾液②”中c(Mg2+)=0.02 mol/L,加入雙氧水和磷酸(設溶液體積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10-5 mol/L,此時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___________(列式計算)。
FePO4、Mg3(PO4)2的Ksp分別為1.3×10-22、1.0×10-24。
(6)寫出“高溫煅燒②”中由FePO4制備LiFePO4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烷烴相對分子質量為86,如果分子中含有3個—CH3、2個—CH2—和1個,則該結構的烴的一氯取代物最多可能有的種類(不考慮立體異構)
A. 9B. 6C. 5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時,液體變為________色,得到的是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此分散系進行實驗:
(1)將其裝入U形管內,用石墨作電極,接通直流電源,通電一段時間后發現陰極附近顏色________,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
(2)向其中加入飽和的氯化鈉溶液,發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
(3)向其中逐滴加入過量稀硫酸,現象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強弱,設計了如下實驗:
(1)①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
②整套實驗裝置存在一處明顯的不足,請指出____。
B裝置的作用:_____。
(2)用改正后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如下:
①請填寫Cl2、Br2、Fe3+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_____。
②E裝置中溶液變黃的原因(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_____。
(3)因忙于觀察和記錄,沒有及時停止反應,D、E中均發生了新的變化。
D裝置中:紅色慢慢褪去。
E裝置中:CCl4層先由無色變為橙色,后顏色逐漸加深,直至變成紅色。
為探究上述實驗現象的本質,小組同學查得資料如下:
①用平衡移動原理(結合上述資料)解釋Cl2過量時D中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____,現設計簡單實驗證明上述解釋: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溶液,若溶液顏色___,則上述解釋是合理的。
②探究E中顏色變化的原因,設計實驗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離出E的下層溶液,蒸餾、收集紅色物質,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結果觀察到僅有白色沉淀產生。請結合上述資料用兩步方程式(離子或化學方程式不限定)解釋僅產生白色沉淀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Xe元素的所在族的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均為ns2np6,屬于非金屬元素
B. 在元素周期表中,s區,d區和ds區的元素都是金屬(氫元素除外)
C. 某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圖為 它違背了泡利原理
D. 某外圍電子排布為4f75d16s2基態原子,該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ⅢB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物Z是制備藥物的中間體,合成Z的路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X的分子式為C8H8O2
B. X、Y、Z均能和NaOH溶液反應
C. 可用NaHCO3溶液鑒別Y和Z
D. 1mol X跟足量H2反應,最多消耗4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