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配制250mL 0.Imol•L-1 MgS04溶液步驟:計算、稱量、溶解、轉移、洗滌、振蕩、定容和搖勻等操作來選用儀器;
(2)檢驗沉淀已經洗滌干凈的方法是檢驗洗滌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離子來檢驗是否洗凈;
(3)應該首先通過D裝置吸收水蒸氣,后通過C裝置吸收HCl;將氣體通過洗氣瓶進行洗氣時,應該從長導管一側通入氣體;
(4)為了避免引起實驗誤差,保證反應產生的氣體全部被裝置C、D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裝置內殘留的氣體,同時也是為了防止產生倒吸;
(5)若B裝置中無殘留物,通過裝置D吸收的質量為生成水的質量,裝置C吸收的是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據此計算物質的量得到n值.
解答 解:(1)配制250mL 0.Imol•L-1 MgS04溶液的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轉移、洗滌、振蕩、定容、搖勻等,需要的儀器有:托盤天平、藥匙、燒杯、量筒、玻璃棒、250mL容量瓶、膠頭滴管等,其中玻璃儀器為:燒杯、量筒、玻璃棒、膠頭滴管,所需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和量筒外,還有25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故答案為:25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2)檢驗沉淀已經洗滌干凈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的濾出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無沉淀說明已洗滌干凈,
故答案為:取最后一次洗滌的濾出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無沉淀說明已洗滌干凈;
(3)上述裝置的連接順序為:應該首先通過D裝置吸收水蒸氣,后通過C裝置吸收二氧化碳;將氣體通過洗氣瓶進行洗氣時,應該從長導管一側通入氣體,故其連接順序是a→e,d→b;裝置C的作用是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裝置D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氣,裝置B是長玻璃管起到冷卻作用,
故答案為:a-e,d-b;冷卻,吸收二氧化碳氣體;
(4)因為加熱后的裝置中含有殘留的HCl和水蒸氣,為了避免引起實驗誤差,保證反應產生的氣體全部被裝置C、D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裝置內殘留的氣體,同時也是為了防止產生倒吸,
故答案為:將分解產生的氣體全部帶入裝置C、D中完全吸收,防止產生倒吸;
(5)若B裝置中無殘留物,通過裝置D吸收的質量為生成水的質量,裝置C吸收的是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b.裝置C反應前后質量差m2 c.裝置D反應前后質量差m3,可以計算,$\frac{{m}_{2}}{44}$:$\frac{{m}_{3}}{18}$=1:n,n=$\frac{22{m}_{3}}{9{m}_{2}}$,
故答案為:$\frac{22{m}_{3}}{9{m}_{2}}$.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組成的測定,主要考查對實驗裝置和實驗流程的理解和熟悉實驗操作,同時通過計算,確定水分子數.綜合性較強,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X | Y | Z | M | R | Q | |
原子半徑/nm | 0.186 | 0.074 | 0.099 | 0.143 | ||
主要化合價 | -4,+4 | -2 | -1,+7 | +3 | ||
其它 | 常溫下該單質為黃色固體 | 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 | 焰色反應呈黃色 | 其氧化物可做耐火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常壓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為6NA | |
B. | 標準狀況下,11.2 LSO3含有的分子數目為0.5 NA | |
C. | 7.8gNa2O2所含的離子數為0.4NA | |
D. | 11.2LCl2完全溶于NaOH溶液,電子轉移數為0.5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