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人人_亚洲美女在线视频_av手机在线播放_国产大片aaa_欧美中文日韩_午夜理伦三级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1.I某溫度下,Kw=10-12
(1)若保持溫度不變,向少量水中加入4g的NaOH固體,并加水至1L,才能使溶液中電離產生的H+、OH-的濃度乘積即:c(H+)•c(OH-)=10-22
(2)若保持溫度不變,某溶液中c(H+)為1×10-7mol/L,則該溶液顯堿性(選填“酸”、“堿”或“中”)
II.(3)實驗室中常用NaOH進行洗氣和提純,當600mL 1mol/LNaOH溶液吸收標準狀況下8.96LCO2氣體時所得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Na+)>c(HCO3-)>c(CO32-)>c(OH-)>c(H+).
(4)已知常溫下Kw[Fe(OH)3]=4.0×10-38,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HCO3-=Fe(OH)3↓+3CO2↑.若所得懸濁液的pH調整為4,則溶液中Fe3+的濃度為4.0×10-8mol/L.
(5)試利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下列事實:
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鹽酸中FeS(s)?Fe2+(aq)+S2-(aq),加入稀鹽酸后,S2-+2H+=H2S↑,破壞了FeS的溶解平衡,使上述平衡向FeS溶解的方向移動,故FeS溶解.

分析 Ⅰ.(1)水電離產生的H+、OH-的濃度乘積即:c(H+•c(OH-=10-22,則c(H+)=10-11mol/L,根據Kw=10-12計算c(OH),然后計算氫氧化鈉的質量;
(2)若保持溫度不變,已知Kw=10-12,中性溶液中pH=6,某溶液中c(H+)為1×10-7mol/L<1×10-6mol/L,溶液顯堿性;
II.(3)n(NaOH)=1mol/L×0.6L=0.6mol,n(CO2)=$\frac{8.96L}{22.4L/mol}$=0.4mol,n(NaOH):n(CO2)=0.6mol:0.4mol=3:2,
設生成的n(Na2CO3)=xmol、n(NaHCO3)=ymol,
根據Na、C原子守恒得$\left\{\begin{array}{l}{2x+y=0.6}\\{x+y=0.4}\end{array}\right.$,解得$\left\{\begin{array}{l}{x=0.2}\\{y=0.2}\end{array}\right.$,
所以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2CO3、NaHCO3,碳酸根離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氫根離子,二者水解導致溶液呈堿性;
(4)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二者發生雙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二氧化碳;溶液的pH=4,則溶液中c(OH-)=$\frac{1{0}^{-14}}{1{0}^{-4}}$mol/L=10-10 mol/L,c(Fe3+)=$\frac{{K}_{sp}}{{c}^{3}(O{H}^{-})}$;
(5)FeS(s)?Fe2+(aq)+S2-(aq),加入稀鹽酸后,S2-+2H+=H2S↑,促進FeS溶解.

解答 解:I.(1)水電離產生的H+、OH-的濃度乘積即:c(H+•c(OH-=10-22,則c(H+)=10-11mol/L,已知Kw=10-12,c(OH)=$\frac{1{0}^{-12}}{1{0}^{-11}}$=0.1mol/L,則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1mol/L×1L=0.1mol,則質量為0.1mol×40g/mol=4g,
故答案為:4;
(2)若保持溫度不變,已知Kw=10-12,中性溶液中pH=6,某溶液中c(H+)為1×10-7mol/L<1×10-6mol/L,溶液顯堿性,故答案為:堿;
II.(3)n(NaOH)=1mol/L×0.6L=0.6mol,n(CO2)=$\frac{8.96L}{22.4L/mol}$=0.4mol,n(NaOH):n(CO2)=0.6mol:0.4mol=3:2,
設生成的n(Na2CO3)=xmol、n(NaHCO3)=ymol,
根據Na、C原子守恒得$\left\{\begin{array}{l}{2x+y=0.6}\\{x+y=0.4}\end{array}\right.$,解得$\left\{\begin{array}{l}{x=0.2}\\{y=0.2}\end{array}\right.$,
所以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2CO3、NaHCO3,碳酸根離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氫根離子,但其水解程度都較小,二者水解導致溶液呈堿性,鈉離子不水解,所以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順序是c(Na+)>c(HCO3-)>c(CO32-)>c(OH-)>c(H+),
故答案為:c(Na+)>c(HCO3-)>c(CO32-)>c(OH-)>c(H+);
(4)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二者發生雙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二氧化碳,離子方程式為Fe3++3HCO3-=Fe(OH)3↓+3CO2↑;溶液的pH=4,則溶液中c(OH-)=$\frac{1{0}^{-14}}{1{0}^{-4}}$mol/L=10-10 mol/L,c(Fe3+)=$\frac{{K}_{sp}}{{c}^{3}(O{H}^{-})}$=$\frac{4.0×1{0}^{-38}}{(1{0}^{-10})^{3}}$mol/L=4.0×10-8mol/L;
故答案為:Fe3++3HCO3-=Fe(OH)3↓+3CO2↑;4.0×10-8
(5)FeS(s)?Fe2+(aq)+S2-(aq),加入稀鹽酸后,S2-+2H+=H2S↑,破壞了FeS的溶解平衡,使上述平衡向FeS溶解的方向移動,則FeS能溶于稀鹽酸,
故答案為:FeS(s)?Fe2+(aq)+S2-(aq),加入稀鹽酸后,S2-+2H+=H2S↑,破壞了FeS的溶解平衡,使上述平衡向FeS溶解的方向移動,故FeS溶解.

點評 本題考查較綜合,涉及難溶物的溶解平衡、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鹽類水解等知識點,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分析、判斷及計算能力,注意(3)中溶質及其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為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硫在空氣中燃燒可以生成SO2,SO2在催化劑作用下可以被氧化為SO3,其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S(g)+O2(g)═SO2(g)△H=-297kJ/mol,SO2(g)+$\frac{1}{2}$O2(g)?SO3(g);△H=-98.3kJ/mol.如圖是上述兩個反應過程與能量變化的關系圖,其中Ⅰ表示0.4mol SO2(g)、1.6mol SO3(g)、0.2mol O2(g)具有的能量,Ⅲ表示64gS(g)與96g O2(g)所具有的能量.
(1)Ⅰ→Ⅱ的反應是吸熱(填“吸熱”,“放熱”)反應.
(2)c為594KJ.
(3)圖示中b的大小對Ⅲ→Ⅱ反應的△H的影響是D.
A.△H隨著b的增大而增大
B.△H隨著b的增大而減小
C.△H隨著b的減小而增大     
D.△H不隨b的變化而變化
(4)圖中的d+e-b=751.28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無機化合物可根據其組成和性質進行分類,
(1)如圖所示的物質分類方法名稱是樹狀分類法.
(2)
物質類別酸性
氧化物
堿性
氧化物
化學式①H2SO4、H2SO3、HNO3、H2CO3
②H2S
③NaOH、KOH、NH3.H2O
④Ba(OH)2
⑤Na2CO3
⑥Na2SO3、NaNO3、K2SO4、K2CO3、KNO3
⑦SO2
⑧--
⑨--
⑩--
以Na、K、H、O、C、S、N中任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合適的物質,分別填在上表中①②③⑥⑧⑨⑩后面的橫線上.
(3)寫出少量的⑦通入NaOH溶液的化學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
(4)實驗室制備⑦常用Na2SO3和濃H2SO4反應,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氣體通過品紅溶液褪色,加熱恢復紅色,證明為二氧化硫
(5)寫出④與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Ba2++CO32-=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軟質隱形眼鏡材料W、樹脂X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

(1)A中含有的官能團的結構簡式是碳碳雙鍵、醛基.
(2)甲的結構簡式是CH3CH2CHO.
(3)B→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B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屬于酯且含有碳碳雙鍵的同分異構體共有3種(不考慮順反異構.
(5)已知F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0,1molF可與足量鈉反應生成22.4L氫氣(標準狀況下),
苯環上的氫原子化學環境都相同.則F還能發生的反應是ab(填序號)
a.加成反應    b.氧化反應    c.加聚反應    d.水解反應
(6)寫出樹脂X可能的結構簡式(寫出一種即可).
(7)E的分子式為C10H14O2,含三個甲基,苯環上的一溴代物有兩種,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某有機物分子式為C4H8,據此推測其結構和性質不可能的是(  )
A.它可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一氯代物可能只有一種
C.分子結構中甲基的數目可能是0、1、2
D.等質量CH4和C4H8分別在氧氣中完全燃燒,CH4的耗氧量小于C4H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的量的關系不是1:2的是(  )
A.3S+6NaOH═Na2SO3+2Na2S+3H2O
B.3NO2+H2O═2HNO3+NO
C.2FeCl2+Cl2=3FeCl3
D.4HCl(濃)+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已知常溫下0.1mol/L的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數(平衡時某種微粒的濃度占各種微粒濃度之和的分數)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溶液的pH=9時,溶液中存在下列關系:c(HCO3-)>c(NH4+)>c(NH3•H2O)>c(CO32-
B.NH4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守恒關系: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
C.由圖可知,往該溶液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時NH4+和HCO3-濃度逐漸減小
D.通過分析可知常溫下Ka1(H2CO3)>Kb(NH3•H2O)>Ka2(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以下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①Cu; ②1mol•L-1的FeCl3溶液; ③CuCl2溶液;④CO2;⑤H2SO4;⑥酒精;⑦CaCO3;⑧FeSO4
(1)以上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⑤⑦⑧;屬于混合物的是②③.
(2)用潔凈的燒杯取少量蒸餾水,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向燒杯中逐滴加入②的溶液,至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氫氧化鐵膠體.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膠體)+3HCl;氫氧化鐵膠體中分散質微粒的直徑范圍為1~100nm;判斷該膠體制備是否成功的方法是用一束光線照射,能產生一條光亮的通路.
(3)將②③⑧混合配制成濃度均為1mol•L-1的混合溶液100mL,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若鐵粉無剩余,且有銅生成.則反應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2+陽離子,可能含有Cu2+陽離子,該陽離子在溶液中物質的量可能的存在范圍是0.25mol<n(Fe2+)≤0.3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HClO的結構式:H-Cl-OB.氨氣分子的比例模型
C.原子核內有10個中子的氧原子:18OD.H2與H+互為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狠狠五月| 三级理论片 |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免费在线观看av | 天天干一干 | 69精品人人人人 | av观看免费|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毛片久久久 | 18在线观看网站 | 黄色影视在线观看 | 四虎毛片 | 国产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 | 日本免费高清视频 | 成人精品 | 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久久一区 | 亚洲最新视频 | 中国第一毛片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级黄色免费视频 |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 | 一级片aa| 黄色aaa | 久久久久97 | 国内精品视频 | 日本大尺度床戏揉捏胸 | 人人草在线视频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伊人 | 干干干操操操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天堂网 | 亚洲激情综合 |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毛片在线观看 | 操操操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