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稀硝酸的體積/mL | 100 | 200 | 300 | 400 |
剩余金屬的質量/g | 18.0 | 9.6 | 0 | 0 |
NO 的體積/mL | 2240 | 4480 | 6720 | V |
分析 A、B、C、D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B的基態原子中電子占據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且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相同,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2,故B為碳元素;D原子有2個未成對電子,A、B、D三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M是新裝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種有害氣體,M為HCHO,則A為H元素、D為O元素;C原子序數介于碳、氧之間,故C為N元素;E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與A原子相同,其余各層電子均充滿,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則E為Cu.
(1)同周期隨原子序數增大,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但原子處于全滿、半滿、全空時,能量較低,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
(2)M為HCHO,根據分子中C原子σ鍵數目、孤電子對數確定雜化軌道數目,進而確定雜化方式;
(3)Cu失去4s能級1個電子形成Cu+;由晶胞結構可知,Cu+位于晶胞內部;
(4)分子之間存在氫鍵會使物質的熔沸點升高;
(5)CO2、N3-互為等電子體,二者結構相似,N3-中N原子之間形成2對共用電子對;
(6)負極發生氧化反應,由圖可知,HCHO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由守恒守恒可知還生成H+;
(7)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①②都有金屬剩余,硝酸完全反應,則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硝酸鐵,溶液中金屬離子為+2價,在實驗①的基礎上加入100mL硝酸,參加反應的金屬的質量為18g-9.6g=8.4g,生成NO的體積為4480mL-2240mL=2240mL,NO物質的量為0.1mol,根據電子轉移守恒可知,參加反應金屬的物質的量為$\frac{0.1mol×(5-2)}{2}$=0.15mol,參加反應金屬的平均摩爾質量為$\frac{8.4g}{0.15mol}$=56g/mol,故該過程只有Fe參加反應,故實驗①只有Fe參與反應,發生反應為:3Fe+8HNO3═3Fe(NO3)2+2NO↑+4H2O,根據NO的體積結合方程式計算硝酸的物質的量,進而計算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
解答 解:A、B、C、D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B的基態原子中電子占據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且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相同,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2,故B為碳元素;D原子有2個未成對電子,A、B、D三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M是新裝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種有害氣體,M為HCHO,則A為H元素、D為O元素;C原子序數介于碳、氧之間,故C為N元素;E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與A原子相同,其余各層電子均充滿,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則E為Cu.
(1)同周期隨原子序數增大,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但N原子2P能級為半滿穩定狀態,能量較低,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故第一電離能:N>O>C,故答案為:N>O>C;
(2)M為HCHO,分子中C原子形成3個σ鍵、沒有孤電子對,故雜化軌道數目為3,C原子采取sp2雜化方式,故答案為:sp2;
(3)Cu失去4s能級1個電子形成Cu+,基態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由晶胞結構可知,Cu+位于晶胞內部,晶胞中含有4個Cu+,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63d10;4;
(4)NH3分子間能形成氫鍵,甲烷分子之間為分子間作用力,氫鍵比分子間作用力強,故NH3的沸點比CH4的高,故答案為:NH3分子間能形成氫鍵;
(5)CO2、N3-互為等電子體,二者結構相似,N3-中N原子之間形成2對共用電子對,N3-的結構式[N=N=N]-,故答案為:[N=N=N]-;
(6)負極發生氧化反應,由圖可知,HCHO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由守恒守恒可知還生成H+,負極所在的左室中發生反應的電極反應式是:HCHO-4e-+H2O=CO2+4H+,故答案為:HCHO-4e-+H2O=CO2+4H+;
(7)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①②都有金屬剩余,硝酸完全反應,則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硝酸鐵,溶液中金屬離子為+2價,在實驗①的基礎上加入100mL硝酸,參加反應的金屬的質量為18g-9.6g=8.4g,生成NO的體積為4480mL-2240mL=2240mL,NO物質的量為0.1mol,根據電子轉移守恒可知,參加反應金屬的物質的量為$\frac{0.1mol×(5-2)}{2}$=0.15mol,參加反應金屬的平均摩爾質量為$\frac{8.4g}{0.15mol}$=56g/mol,故該過程只有Fe參加反應,故實驗①只有Fe參與反應,實驗①發生反應為:3Fe+8HNO3═3Fe(NO3)2+2NO↑+4H2O,生成NO的物質的量為$\frac{2.24L}{22.4L/mol}$=0.1mol,根據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為0.1mol×4=0.4mol,故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frac{0.4mol}{0.1L}$=4mol/L,故答案為:4.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結構問題、混合物的有關計算、原電池原理等,(7)中根據表中數據判斷各階段發生的反應是解題關鍵,側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本題過程復雜、計算量較大,為易錯題目,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① | C. | ②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K | Ca | Sc | Ti | V | Cr | Mn | Fe | Co | Ni | Cu | Zn | Ga | G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p=$\frac{17V+22400}{22.422.4V}$ | B. | W=$\frac{17c}{ρ}$ | ||
C. | $\frac{17V}{17V+22400}$=W | D. | C=$\frac{1000Vρ}{17V+224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