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物質導電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動的電子或自由移動的離子;
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狀態下能完全電離的是電解質屬于強電解質,只能部分電離的屬于弱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屬于非電解質,包括非金屬氧化物、氨氣和大多數有機物;
(2)H++OH-═H2O,表示可溶性強酸和可溶性強堿發生酸堿中和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和水;
(3)加熱時FeCl3水解生成Fe(OH)3膠體;當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鋇溶液中時生成碳酸氫鋇;NaHSO4與NaHCO3反應的實質是HCO3-與H+的反應.
解答 解:(1)①AgCl中離子不能自由移動,故不能導電;在熔融狀態下能完全電離,故為強電解質; ②銅能導電;但銅是單質,故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③液態醋酸中無自由移動的離子,故不能導電;但在水溶液中能部分電離,故為弱電解質; ④CO2無自由移動的離子,故不能導電;在水溶液中導電和其本身無關,在熔融狀態下不能導電,故為非電解質; ⑤H2SO4中無自由移動的離子,故不能導電;但在水溶液中能完全電離,故為強電解質;⑥Ba(OH)2固體中無自由移動的離子,故不能導電;但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能完全電離,故為強電解質;⑦NaHCO3中無自由移動的離子,故不能導電;但在水溶液中能完全電離,故為強電解質;⑧稀硝酸有自由移動的離子,故能導電;但由于是混合物,故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⑨熔融FeCl3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故能導電;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能完全電離,故為強電解質;⑩NaHSO4中離子不能自由移動,故不能導電;但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能完全電離,故為強電解質.
故能導電的為②⑧⑨;是強電解質的是①⑤⑥⑦⑨;是非電解質的是④;故答案為:②⑧⑨;①⑤⑥⑦⑨;④;
(2)離子方程式H++OH-═H2O表示可溶性強酸和可溶性強堿發生酸堿中和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和水,故Ba(OH)2和HNO3的反應符合,化學方程式為Ba(OH)2+2HNO3=Ba(NO3)2+2H2O,故答案為:Ba(OH)2+2HNO3=Ba(NO3)2+2H2O;
(3)將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備氫氧化鐵膠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l3+3H2O $\frac{\underline{\;△\;}}{\;}$Fe(OH)3(膠體)+3HCl,其水解方程式為Fe3++3H2O$\frac{\underline{\;△\;}}{\;}$Fe(OH)3(膠體)+3H+;當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鋇溶液中時生成碳酸氫鋇,離子方程式為CO2+OH-=HCO3-;NaHSO4與NaHCO3反應的實質是HCO3-與H+的反應,故離子方程式為:HCO3-+H+=H2O+CO2↑;
故答案為:Fe3++3H2O$\frac{\underline{\;△\;}}{\;}$Fe(OH)3(膠體)+3H+;CO2+OH-=HCO3-;HCO3-+H+=H2O+CO2↑.
點評 本題考查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和強弱電解質的區分以及物質導電的原因,題目難度中等,注意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為該題的主要考查對象,學習中注意把握.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酸鈉、鹽酸 | B. | 氫氧化鈉、二氧化碳 | ||
C. | 碳酸氫鈉、石灰水 | D. | 過氧化鈉、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值越大,表明該反應速率越快,反應物的轉化率也越大 | |
B. | 若縮小反應器的容積,能使平衡正向移動,則K增大 | |
C. | 溫度相同,K值也一定相同 | |
D. | pC(g)?mA(g)+nB(g) 的平衡常數與K互為相反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l2+H2O?HCl+HClO | B. | FeCl3+3KSCN?Fe(SCN)3+3KCI | ||
C. | MgCl2+2H2O?Mg(OH)2+2HCl | D. | K2CO3+H2O?KHCO3+K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K+、Cl-、SO42- | B. | Na+、HCO3-、SO42-、Cl- | ||
C. | Fe2+、K+、SO42-、NO3- | D. | K+、NH4+、SO4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雨水樣品酸性逐漸減小 | |
B. | 雨水樣品酸性沒有變化 | |
C. | 雨水樣品pH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繼續吸收空氣中的CO2 | |
D. | 雨水樣品中的pH降低的原因可能是H2SO3逐漸被氧氣氧化成H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