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銅礦石中銅元素含量較低,且含有鐵、鎂、鈣等雜質離子。某小組在實驗室 中用浸出-萃取法制備硫酸銅:
(1)操作I為_______。操作II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_______
(2)操作II、操作III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富集銅元素。
(3)小組成員利用CuSO4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反應,制備環保型木材防腐劑Cu2(OH)2CO3懸濁液。多次實驗發現所得藍色懸濁液顏色略有差異,查閱資料表明,可能由于條件控制不同使其中混有較多Cu(OH)2或Cu4(OH)6SO4。
已知Cu(OH)2、Cu2(OH)2CO3、Cu4 ((OH)6SO4均難溶于水,可溶于酸;分解溫度依次為 80℃、200℃、300℃。
設計實驗檢驗懸濁液成分,完成表中內容。
限選試劑:2mol•L-1 HCl、1 mol•L-1 H2SO4、0.1 mol•L-1 NaOH、0.1 mol•L-1 BaCl2、蒸餾水。儀器和用品自選。
實驗步驟 |
預期現象和結論 |
步驟1:取少量懸濁液,過濾,充分洗滌后,取濾渣于試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說明懸濁液中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Cu4( OH)6SO4。 |
步驟2:另取少量懸濁液于試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說明懸濁液中混有Cu( OH) 2。 |
(4)上述實驗需要100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配制時需稱取_______gCuSO4•5H2O (化學式量:250)。
(17分)
(1)(共4分)管壁內有淡黃色固體生成(2分) 稀釋濃硫酸,防止硫化氫被氧化(2分)
(2)(共6分)濃氨水、生石灰(或堿石灰、固體NaOH,4分) 保持集氣瓶內外氣壓平衡(1分),以便左右兩邊產生的氣體順利導入 (1分)
(3)(共7分)①放低(或移動)水準管位置(2分 ),使水準管、量氣管內液面相平(2分) ②70.00%(3分)
【解析】
試題分析:(1)依題意,二氧化硫氣體與硫化氫氣體反應生成單質硫和水,由此推斷反應現象為管壁內有淡黃色固體生成、有液滴生成;由于硫化氫能被濃硫酸氧化,則硫化亞鐵出加水的目的是稀釋濃硫酸,防止稀硫酸與硫化亞鐵反應放出的硫化氫氣體被濃硫酸氧化;(2)根據二氧化硫的性質推斷,右側Y型管的作用是制取氨氣,由于無加熱儀器,則選擇的試劑為濃氨水液體和生石灰或堿石灰或氫氧化鈉固體,產生的氨氣溶于BaCl2溶液,得到堿性溶液,再通入二氧化硫氣體時,二氧化硫與氨水反應生成亞硫酸銨,亞硫酸銨與BaCl2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可以得到白色BaSO3沉淀和NH4Cl溶液;導管A的作用是保持集氣瓶內外氣壓平衡,以便左右兩邊產生的氣體順利導入;(3)讀數時,應放低(或移動)水準管位置,使水準管中的液面高于量氣管中液面相平,以免造成誤差;防止倒吸;設鐵鎂合金含有xmolFe、ymolMg,根據m=n•M,則①56x+24y=0.080;由于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中的系數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充分反應后得到氫氣的物質的量為(x+y)mol;由于初末讀數相差(45.80—1.00)mL=(45.80—1.00)×10—3L,說明充分反應后得到氫氣的體積為(45.80—1.00)×10—3L;由于n=V/Vm,根據氫氣的物質的量相等可得:②x+y
=;解①②可得:x=0.001,y=0.001,則合金中鐵的質量為0.056g,鎂為0.024g,所以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
×100%=70%。
考點:考查綜合實驗和化學計算,涉及實驗現象的描述、解釋原因、制取氨氣的試劑、解釋目的、量氣方法、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質量分數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驗步驟 | 預期現象和結論 |
步驟1:取少量懸濁液,過濾,充分 洗滌后,取濾渣于試管中, 加入過量2mol/L的鹽酸溶液,充分振蕩,再滴加幾滴0.1mol/L氯化鋇溶液 加入過量2mol/L的鹽酸溶液,充分振蕩,再滴加幾滴0.1mol/L氯化鋇溶液 |
說明懸濁液中混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Cu4( 0H)6S04. |
步驟2:另取少量懸濁液于試管中, 將試管放入裝有沸水的小燒杯中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取出試管觀察 將試管放入裝有沸水的小燒杯中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取出試管觀察 |
試管中有黑色固體生成 試管中有黑色固體生成 ,說明懸濁液中混有Cu( 0H)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上海市長寧區高三上學期期末(一模)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銅礦石中銅元素含量較低,且含有鐵、鎂、鈣等雜質離子。某小組在實驗室中用浸出-萃取法制備硫酸銅:
(1)操作1的名稱為 。操作2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和
(2)“浸出”步驟中,為提高銅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3)比較操作2之前與操作3之后的溶液,說明兩步驟主要目的是 。
(4)取少量所得溶液A,滴加 (填物質名稱)溶液后呈紅色,說明溶液中存在Fe3+,檢驗溶液中還存在Fe2+的方法是 (注明試劑、現象)(不考慮除注明外的其它雜質干擾)
(5)用滴定法測定CuSO4·5H2O的含量。取a g試樣配成100 mL溶液,取20.00mL用c mol /L 滴定劑(H2Y2–,滴定劑不與雜質反應)滴定至終點,消耗滴定劑bmL.
滴定反應:Cu2+ +
H2Y2–CuY2–+
2H+。則CuSO4·5H2O質量分數的表達式是
。
(6)下列操作會導致CuSO4·5H2O含量的測定結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滴定臨近終點時,用洗瓶中的蒸餾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標準液至錐形瓶中
B.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直接注入待測液,取20.00mL進行滴定
C.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廣州一模 題型:問答題
實驗步驟 | 預期現象和結論 |
步驟1:取少量懸濁液,過濾,充分 洗滌后,取濾渣于試管中,______ | 說明懸濁液中混______,有Cu4( 0H)6S04. |
步驟2:另取少量懸濁液于試管中,______ | ______, 說明懸濁液中混有Cu( 0H)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年廣東省廣州市高考化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實驗步驟 | 預期現象和結論 |
步驟1:取少量懸濁液,過濾,充分 洗滌后,取濾渣于試管中, | 說明懸濁液中混 ,有Cu4( 0H)6S04. |
步驟2:另取少量懸濁液于試管中, | , 說明懸濁液中混有Cu( 0H)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