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Y、Z、Q、R、T分別代表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元素A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X、Y、Z同周期且相鄰,都是蛋白質的組成元素;X、R同族,Q與T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是R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2倍,T單質為淡黃色固體。U是d區元素,U2+的核外最高能級有2對成對電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位于周期表_____區;Q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
(2) X、Y、Z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
(3)TZ3分子為________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YZ2-離子的VSEPR模型名稱是________。(每空2分)
(4)Z和T的簡單氣態氫化物穩定性好的是_______(填化學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A、X、Z、可形成分子式為A2XZ的有機物,則該化合物分子中B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是________;1mol該分子中含有π鍵的數目是________。
(6)通常情況下,U2+的溶液很穩定,它與YH3形成的配位數為6的配離子卻不穩定,在空氣中易被氧化為配位數不變的+3價配離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上海市普陀區高三第二學期質量調研(二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維生素類藥物中間體G(),可按如下線路含成:
其中A~G分別代表一種有機化合物,合成路線中的部分產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已知:
完成下列填空:
(1)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F的官能團_________________。
(2)寫反應類型:反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G可以轉化為化合物M(C6H10O),寫出滿足下列條件的2種M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除羥基外還有一種碳碳不飽和鍵;②鏈狀且不存在結構;
③分子中只有3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
(4)設計一條由A制備B的合成路線。_____________
(合成路線常用的表示方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濟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5℃時,向20mL 0.1mol/LH2R(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溶液pH與加入NaOH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a點所示溶液中:c (H2R) + c (HR-)+ c (R2-)=0.lmol/L
B. b點所示溶液中:c (Na+) >c(HR-)> c (H2R)>c(R2-)
C. 對應溶液的導電性:b > c
D. a、b、c、d中,d點所示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為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A. NH4+ Al3+ S042- NO3- B. K+ Na+ NO3- SO32-
C. K+ Fe2+ S042- NO3- D. Na+ ClO- K+ 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雙選)某元素X的原子序數為5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X的主要化合價是-2、+4、+6
B. X可以形成穩定的氣態氫化物
C. 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HBrO4的酸性強
D. X的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比溴離子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寧夏勤行校區2016-2017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3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的變化,破壞的主要是分子間作用力的是( )
①碘單質的升華 ②KCl溶于水 ③將液溴加熱變為氣態 ④NH4Cl受熱分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寧夏勤行校區2016-2017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3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已知具有相同價電子數和相同原子數的分子或離子具有相同的結構,這一原理稱為“等電子原理”。根據等電子原理,下列各組粒子結構不相似的是( )
A. BCl3和PH3 B. NH4+和CH4 C. NO3-和CO32- D. CO2和N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二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向藍色的硫酸銅中逐滴加入氨水,觀察到溶液呈深藍色時,再通入SO2氣體,生成了白色沉淀。將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紅色粉末狀固體和SO2氣體,同時溶液呈藍色。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分析推測,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Cu2+和Ag+相似,能與NH3結合生成銅氨配離子
B. 白色沉淀為+2價銅的某種亞硫酸鹽,溶于H2SO4發生復分解反應
C. 白色沉淀為+1價銅的某種硫酸鹽,在酸性條件下發生了自身氧化還原反應
D. 反應過程中消耗的SO2與生成的SO2的物質的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號元素),試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元素符號是_______;H代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F、G、I、K、M對應的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
(3)請寫出MY2的電子式:______。
(4)常溫常壓下,上表中的元素對應的單質為有色且是氣態的有_________。
(5)X的非金屬性_____于J(填“強”或“弱”),請用化學方程式證明上述結論______。
(6)元素B和L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與元素K的單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反應后,向溶液中加人X、K形成的化合物溶液,現象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