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反應物中Na2CO3、CaCO3為離子晶體,SiO2為原子晶體;
(2)反應中涉及Na、C、Si、O、Ca五種元素,根據它們在周期中的位置分析;
(3)幾種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短周期元素是Na,Na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1;鈉與氧氣反應生成過氧化鈉;
(4)破壞化學鍵要吸收能量;水分子為極性分子.
解答 解:(1)反應物中Na2CO3、CaCO3為離子晶體,離子晶體在熔融狀態時能導電,SiO2為原子晶體,原子晶體在熔融狀態下不導電;
故答案為:原子晶體;
(2)反應中涉及Na、C、Si、O、Ca五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相鄰兩元素為C、Si,其原子半徑:Si大于C;處于同一周期元素為Na、Si,其名稱是鈉、硅;
故答案為:Si、C;鈉、硅;
(3)幾種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短周期元素是Na,Na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1,所以鈉原子核外有 4種不同能級的電子,鈉與氧氣反應生成過氧化鈉,過氧化鈉的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4;;
(4)過程Ⅰ中破壞化學鍵要吸收能量;圖④中產生了由極性鍵構成的水分子,水分子空間結構為V形,結構不對稱,電荷中心不重疊,為極性分子;
故答案為:吸熱;極性.
點評 本題考查了晶體的類型、元素周期表的應用、電子式、化學鍵與能量、分子極性的判斷等,把握原子的電子排布與元素的位置關系為解答的關鍵,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氟化物 | G的氟化物 | Q的氟化物 | R的氟化物 |
熔點/K | 993 | 1539 | 18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相關實驗 | 預期目的 | |
A | 向少量燃盡火柴頭的浸泡液中滴加稀硫酸,AgNO3 | 驗證火柴頭含有氯元素 |
B | 向兩支裝有等體積,等濃度的H2O2溶液試管中分別加入1mol等濃度的FeCl3溶液、CuSO4溶液 | 催化效果:Fe3+>Cu2+ |
C | 向待測溶液中加NaOH溶液后加熱,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 證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
D | 向等濃度的NaCl、KI混合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出現黃色沉淀 | K(sp),AgCl>AgI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極發生還原反應 | |
B. | a極的反應式:H2+2OH--2e-═2H2O | |
C. | 放電時,電子從b極經外電路流向a極 | |
D. | 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溶液中磷酸的濃度會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醋酸除去水垢: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 | |
B. | 硫酸鐵溶液中通入硫化氫氣體:2Fe3++3H2S→2FeS↓+S↓+6H+ | |
C. | 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H-→AlO2-+H2↑ | |
D. | 已知25℃時,電離常數Ki (苯甲酸)>Ki1(H2CO3)>Ki (苯酚)>Ki2(H2CO3).常溫下將水楊酸(![]()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