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能發生丁達爾效應的分散系有氯化鈉溶液、水等
B.將1 L 2 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膠體后,其中含有氫氧化鐵膠粒數為2NA
C.黃河入海口處三角洲的形成與膠體性質有關
D.電泳現象說明膠體帶電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CuSO4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關制備途徑及性質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uSO4在1100℃分解所得氣體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氣體
B.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
C.相對于途徑①,途徑②更好地體現了綠色化學思想
D.將CuSO4溶液蒸發濃縮,冷卻結晶可制得膽礬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上9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NH3(g)+HCl(g)═NH4Cl(s)在室溫下可放出熱量,則該反應的△H<0
B.常溫下濃硫酸與鋁不反應,可用鋁槽車運輸
C.二氧化碳的電子式:
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體,CO32﹣水解程度減小,溶液的pH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上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氖原子的質量是a g,12C原子的質量是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則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
A.該氖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a/b
B.Wg該氖原子的物質的量為W/aNA mol
C.Wg 該氖原子所含的質子數為 10W/a個
D.氖元素的摩爾質量為aNA 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分校高二上抽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池充電時其正極應與外電源的負極相連而成為陰極
B.氫氧燃料電池(堿性介質)的正極反應式:O2 +4e-→2O2-
C.粗銅精煉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是純銅
D.鐵件上鍍銅時,將鐵件與電源的負極相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一上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則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中一定有Ag+
C.向某溶液中先加入鹽酸酸化,沒有明顯現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向某溶液中加入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則原溶液一定有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師大附屬中學高二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1)反應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數為K1;
反應Fe(s)+H2O(g)FeO(s)+H2(g) △H2,平衡常數為K2;在不同溫度時K1、K2的值如下表:
700℃ | 900℃ | |
K1 | 1.47 | 2.15 |
K2 | 2.38 | 1.67 |
①反應CO2(g)+ H2(g)CO(g)+ H2O(g) △H,平衡常數為K,則△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計算可知,反應CO2(g)+ H2(g)
CO(g)+ H2O(g)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②能判斷CO2(g)+ H2(g)CO(g)+ H2O(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 (填序號)。
A.容器中壓強不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正(H2)= v逆(H2O
D.c(CO)= c(CO2)
(2)一定溫度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鐵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發生反應Fe(s)+CO2(g)FeO(s)+CO(g) △H > 0,CO2的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若鐵粉足量,CO2的起始濃度為2.0 mol·L-1,則平衡時CO2的濃度為___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時增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A.升高溫度
B.增大壓強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四調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種離子中的某幾種:Cl-、SO42-、CO32-、NH4+、Na+、K+。為確認溶液組成進行如下實驗:(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I2溶液,反應后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過量的鹽酸,有2.33g沉淀不溶.(2)向(1)的濾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熱,產生能促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1.12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假定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關于原溶液組成的正確結論是
A.c(CO32-)=0.01mol•L-1,c(NH4+)>c(SO42-)
B.如果上述6種離子都存在,則c(Cl-)>c(SO42-)
C.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l-、Na+、K+
D.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一定不存在Na+、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滕州市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恒溫恒容的密閉體系中,可逆反應:A(s)+2B(g)2C(g);ΔH<0,不能作為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的標志的是
①v正(B)=v逆(C)②n(B)∶n(C)=1∶1 ③容器內壓強不再改變 ④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⑤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A.②③④⑤ B.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