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課外活動小組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將2 g 鋁粉和3 g碘粉小心混合均勻 ,分為質量相等的3份,分別進行如下實驗,現將實驗記錄列表如下:
第一組 | 加入0.5 g水 | 很快產生火花 |
第二組 | 加入1 g膽礬 | 約需30 s產生火花 |
第三組 | 加入1 g 無水硫酸銅 | 1 min時仍沒有產生火花 |
根據上述實驗事實作出的推斷錯誤的是( )
A.水能增大鋁和碘反應的速率
B.第一組實驗中鋁和碘發生了化合反應生成了AlI3
C.第一組和第二組實驗中還能觀察到紫色的煙
D.第三組實驗中鋁和硫酸銅發生了置換反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0?梅州一模)某課外活動小組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將2g鋁粉和3g碘粉小心混合均勻,分為質量相等的3份,分別進行如下實驗,現將實驗記錄列表如下,根據表中實驗事實作出推斷,其中正確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
Ⅱ.若用灼熱的鎂粉與水蒸氣反應,則在生成H2的同時還可能得到氧化鎂粉末。為實現這一反應并收集一瓶H2,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
(1)若將裝置C1與干燥管相連,則所連導管口應為 (填“m”或“n”);若將裝置C2與干燥管相連,則所連導管口應為 (填“x”或“y”)。?
(2)實驗開始時,應先點燃 (填“A”或“B”)處的酒精燈,等觀察到 ,再點燃另一酒精燈。這樣做的目的是 。?
(3)裝置D的作用是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了H2,則檢驗的操作和需要觀察的現象是 。?
(4)反應一段時間后,B裝置玻璃管中可能殘留的固體物質有(寫化學式) 。任選其中一種,設計實驗證明它的存在,簡要寫出主要操作、所用試劑、現象及結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Ⅰ.將刮去氧化膜的鎂片投入沸水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Ⅱ.若用灼熱的鎂粉與水蒸氣反應,則在生成H2的同時還可能得到氧化鎂粉未。為實現這一反應并收集一瓶H2,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
(1)實驗開始時,應先點燃 (填“A”或“B”)處的酒精燈,等觀察到 ,再點燃另一酒精燈。這樣做的目的是 。
(2)若將裝置D與干燥管相連,則所連導管口應為 (填“m”或“n”),這種方法叫 (填“向上”、“向下”)排氣法
(3)小試管C的作用是 。
(4)裝置E的作用是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了H2,則檢驗的操作和需要觀察的現象是 。
(5)反應一段時間后,B裝置玻璃管中可能殘留的固體物質除MgO外,還可能Mg和Mg(OH)2 任選其中一種,設計實驗證明它的存在,簡要寫出主要操作.所用試劑.現象及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新課標2010-2011學年度上學期高三一輪復習單元測試3(新人教) 題型:實驗題
Ⅰ.將刮去氧化膜的鎂片投入沸水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Ⅱ.若用灼熱的鎂粉與水蒸氣反應,則在生成H2的同時還可能得到氧化鎂粉未。為實現這一反應并收集一瓶H2,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
(1)實驗開始時,應先點燃 (填“A”或“B”)處的酒精燈,等觀察到 ,再點燃另一酒精燈。這樣做的目的是 。
(2)若將裝置D與干燥管相連,則所連導管口應為 (填“m”或“n”),這種方法叫 (填“向上”、“向下”)排氣法
(3)小試管C的作用是 。
(4)裝置E的作用是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了H2,則檢驗的操作和需要觀察的現象是 。
(5)反應一段時間后,B裝置玻璃管中可能殘留的固體物質除MgO外,還可能M
g和Mg(OH)2 任選其中一種,設計實驗證明它的存在,簡要寫出主要操作.所用試劑.現象及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新課標2011屆度上學期高三一輪復習單元測試3(新人教) 題型:實驗題
Ⅰ.將刮去氧化膜的鎂片投入沸水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Ⅱ.若用灼熱的鎂粉與水蒸氣反應,則在生成H2的同時還可能得到氧化鎂粉未。為實現這一反應并收集一瓶H2,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
(1)實驗開始時,應先點燃 (填“A”或“B”)處的酒精燈,等觀察到 ,再點燃另一酒精燈。這樣做的目的是 。
(2)若將裝置D與干燥管相連,則所連導管口應為 (填“m”或“n”),這種方法叫 (填“向上”、“向下”)排氣法
(3)小試管C的作用是 。
(4)裝置E的作用是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了H2,則檢驗的操作和需要觀察的現象是 。
(5)反應一段時間后,B裝置玻璃管中可能殘留的固體物質除MgO外,還可能Mg和Mg(OH)2 任選其中一種,設計實驗證明它的存在,簡要寫出主要操作.所用試劑.現象及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