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不慎把濃硫酸沾在手上,立即用水沖洗,再涂上小蘇打溶液 | |
B. | 如果汽油、煤油等可燃物著火,應立即用水撲滅 | |
C. | 不慎將濃堿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稀鹽酸溶液 | |
D. | 酒精燈不慎碰翻著火,應立即用濕布蓋滅 |
分析 A.濃硫酸具有較強較強的腐蝕性;
B.汽油、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濃堿溶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
D.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滅火的方法有:(1)與空氣(或氧氣)隔絕.(2)降溫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3)撤走可燃物.
解答 解:A.濃硫酸具有較強較強的腐蝕性,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涂上稀的碳酸氫鈉溶液,故A錯誤;
B.汽油、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汽油、煤油燃燒時,用自來水滅火時不但不能滅火,而且能擴大燃燒面積,故B錯誤;
C.不慎將濃堿溶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故C錯誤;
D.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酒精燃燒時,用自來水滅火時不但不能滅火,而且能擴大燃燒面積,應該用濕抹布蓋滅,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涉及化學實驗安全及事故處理,題目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基礎知識的積累.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裝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氣中的水蒸汽 | |
B. | 裝置B的現象是干燥處布條褪色,濕潤處布條不褪色 | |
C. | 裝置C中發生反應為Cl2+2NaOH=NaCl+NaClO+H2O | |
D. | 該實驗必須在通風櫥中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鐵元素在反應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 |
B. | 反應②中當有1 mol Cl2被還原時,有2 mol Br-被氧化 | |
C. | 氧化性強弱順序:Cl2>Br2>I2>Fe3+ | |
D. | 還原性強弱順序:I->Br->Fe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斷裂1mol A-A和1mol B-B鍵,放出a kJ能量 | |
B. | 每生成2mol AB(g)吸收b kJ | |
C. | 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 |
D. | 該反應熱△H=+(a-b)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化銅與稀硝酸反應:CuO+2H+=Cu2++H2O | |
B. | 稀 H2SO4與鐵粉反應:2Fe+6H+=2Fe3++3H2↑ | |
C. | 氫氧化鋇溶液與稀H2SO4 反應:Ba2++SO42-=BaSO4↓ | |
D. | 澄清的石灰水跟稀硝酸反應:Ca(OH)2+2H+=Ca2++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所含的碳原子數一定是NA | |
B. | 標準狀況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數為NA | |
C. | 46 g金屬鈉在氯氣中充分燃燒生成NaCl,反應中轉移電子數為2NA | |
D. | 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個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