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有機物的摩爾質量為200 | |
B. | 該有機物屬于芳香烴 | |
C. | 該有機物可發生取代、加成、加聚、氧化、還原、消去反應 | |
D. | 1 mol該有機物在適當條件下,最多可與4mol NaOH和4mol H2反應 |
分析 該分子中含有氯原子、酚羥基、酯基、碳碳雙鍵,具有氯代烴、酚、烯烴和酯的性質,能發生水解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加成反應等,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mol,該有機物的摩爾質量為200g/mol,故A錯誤;
B.該有機物中除了含有C、H元素之外還含有O元素,所以屬于烴的含氧衍生物,故B錯誤;
C.該有機物中不能發生消去反應,故C錯誤;
D.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酚羥基、氯原子能和NaOH溶液反應,苯環和碳碳雙鍵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所以1 mol該有機物在適當條件下,最多可與4mol NaOH和4mol H2反應,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為高頻考點,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關系是解本題關鍵,易錯選項是D,注意氯原子取代之后生成的HCl能和NaOH反應,為易錯點.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①、③反應制得的物質均為純凈物 | |
B. | 實驗②、③均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 |
C. | 實驗②、③均為放熱反應 | |
D. | 實驗①、②所涉及的物質均為電解質或非電解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編號 | 0.01mol/L NaHSO3溶液/mL | 0.01mol/L KIO3 溶液/mL | H2O/mL | 反應溫度/ ℃ | 溶液變藍所用 時間t/s |
① | 6.0 | 10.0 | 4.0 | 15 | t1 |
② | 6.0 | 14.0 | 0 | 15 | t2 |
③ | 6.0 | a | b | 25 | t3 |
實驗步職(不要求寫出具體搡作過程) | 預期實驗現象和結論 |
在燒杯甲中將一定量的NaHSO3溶液與KIO3溶液混合,用速率檢測儀測定起始時的反應速率v(甲); 在燒杯乙中預先加入少量Na2SO4粉末,其他條件與甲完全相同,進行同一反應, 用速率檢測儀測定其起始階段相同時間內的反應速率v(乙). | 若v(甲)=v(乙) 則假設一不成立 若v(甲)<v(乙),則假設一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r(B)>r(C)>r(D) | |
B. | B的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比D的弱 | |
C. | E分別與A、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學鍵類型相同 | |
D. | 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在同周期中最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漂白粉中滴入60%的硫酸,產生黃綠色氣體,說明硫酸具有還原性 | |
B. | 實驗室中將海帶中的I-完全氧化為I2時,宜選用H2O2作氧化劑而不用HNO3 | |
C. | 由于Ksp(BaSO4)<Ksp(BaCO3),因此BaSO4沉淀不可能轉化為BaCO3沉淀 | |
D. | 25℃時,100mLpH=13的Ba(OH)2溶液中OH-的物質的量為0.02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鐵棒AB段發生反應為O2+4e-+2H2O=4OH- | |
B. | 腐蝕過程中在鐵棒上會產生微電流,且方向是AB段到BC段 | |
C. | 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硫酸鉀固體后,對鐵棒的生銹速率幾乎無影響 | |
D. | 產生這種現象的本質原因是鐵棒所處的化學環境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