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濾去不溶性雜質以后,將濾液移至坩堝內加熱濃縮 | |
B. | 蒸發時,待出現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用余熱將其烘干 | |
C. | 蒸餾時,溫度計水銀球應位于蒸餾燒瓶支管口處,測量蒸出氣體的溫度 | |
D. | 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
分析 A.蒸發在蒸發皿中進行;
B.蒸發時不能蒸干;
C.蒸餾時測定餾分的溫度;
D.分液時,避免上下層液體混合.
解答 解:A.蒸發在蒸發皿中進行,不能使用坩堝,故A錯誤;
B.蒸發時不能蒸干,則待出現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用余熱將其烘干,故B正確;
C.蒸餾時測定餾分的溫度,則溫度計水銀球應位于蒸餾燒瓶支管口處,測量蒸出氣體的溫度,故C正確;
D.分液時,避免上下層液體混合,則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為高頻考點,把握混合物分離方法及實驗操作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實驗操作及實驗評價性分析,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1 mol/L K2SO4 溶液中含有 K+為0.2 NA | |
B. | 2.4g鎂離子所含電子數目為NA | |
C. | 足量銅與1L2mol•L-1稀硫酸反應可以生成H2分子總數為2NA | |
D. | 標準狀況下,44.8 L CCl4中含2NA個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進行焰色反應時,必須用稀硫酸洗滌并灼燒鉑絲,然后再進行實驗 | |
B. | 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的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 |
C. | 讀取滴定管內液體體積時,俯視讀數導致讀數偏小 | |
D. | 利用一束強光照射明礬水溶液,產生光亮的“通路”,說明明礬一定發生了水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表示分子個數 | |
B. | 該反應的△H2=+483.6kJ/mol | |
C. | △H2<△H1 | |
D. | △H1<△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溫度 | 250℃ | 300℃ | 350℃ |
K | 2.041 | 0.270 | 0.0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t/s | 0 | 2 | 4 | 6 | 8 |
n(Cl2)/mol | 0 | 0.30 | 0.39 | 0.40 | 0.40 |
A. |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時c(Cl2)=0.22 mol•L-1,則反應的△H<0 | |
B. | 若在2 L恒容絕熱(與外界無熱量交換)密閉容器中進行該反應,化學平衡常數不變 | |
C. |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COCl2、0.60 molCl2和0.60 molCO, 反應達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v(逆) | |
D. |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Cl2和0.8 molCO,達到平衡時,Cl2的轉化率小于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純硅 | B. | 玻璃 | C. | SiO2 | D. | 沙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