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中學第二教材 高三地理 題型:013
現在,上海市郊農業已形成了種苗、園藝作物、出口蔬菜等名優新特為主的小宗經濟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B.精耕細作水平不斷提高
C.消費市場與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
D.農村勞動力不足,農業用地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第二教材 高三地理 題型:013
下列關于浦東新區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中國成立后,浦東開發明顯加快
B.浦東新區面積與浦西舊市區面積大致相等
C.在外高橋設立保稅區,這是在浦東實行的一項優惠政策
D.浦東人口密集,不宜建大型飛機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第二教材 高三地理 題型:013
浦東新區的建設目標是
①多功能、外向型、國際化、現代化的城市新區 ②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 ③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工業基地 ④環境優美、覆蓋率高的花園式新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中學第二教材 高三地理 題型:013
生產布局與自然資源不匹配的是
A.天津的石油化學工業與淡水資源
B.海南島的橡膠種植業與熱量資源
C.江南丘陵的茶園與土壤資源
D.小興安嶺的木材加工業與森林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6年高考地理模擬試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3~200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題高一地理 題型:013
下列應用板塊構造理論對地質地貌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塊張裂而產生
B.臺灣山脈由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而成
C.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相碰撞,導致了地中海的逐漸消亡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溝和弧狀島鏈是新大洋地殼的誕生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3~200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題高一地理 題型:013
下列舉措中,不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是
A.營造濟南市外環線綠化帶
B.實行垃圾分類收集
C.消除小清河黑臭現象
D.建立機械化農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3~200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題高一地理 題型:013
從氣候資源考慮,我國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A.自然災害少
B.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
C.降水量較多,分配均勻
D.積溫大,復種指數很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3~200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復習題高一地理 題型:013
近年來,我國近海捕魚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來的多是小魚,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氣候異常
B.過量捕撈使漁業資源嚴重衰退
C.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環境
D.修建人工島和海港設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