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澄海中學高三文科基礎測試(二)地理部分 題型:013
下列有關太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活動使地球氣候呈現出周期性變化
B.太陽活動使地球各地的夜空產生極光
C.光球層的黑子和耀斑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D.南北極點附近的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是因為“磁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大附校2006-2007(上)高三地理期中試卷 題型:013
當太陽直射某地時,關于該地的敘述正確的
A.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
B.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一天
C.區時和地方時都是12點
D.是一年中太陽高度最大的一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大附校2006-2007(上)高三地理期中試卷 題型:013
大氣垂直分層中形成航空最佳飛行層的主要原因是該層
A.氣溫相對下高上低,大氣穩定
B.水汽含量較多,但塵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大氣易電離,有利于保持與地面的短波通訊
D.大氣以平流為主,大氣的能見度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大附校2006-2007(上)高三地理期中試卷 題型:013
城市上空的霧和低云比郊區多的原因
A.城市排放二氧化碳使氣溫升高氣流上升
B.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多
C.城市工業和交通工具產生的塵埃多
D.城市使用冰柜和電冰箱使水汽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大附校2006-2007(上)高三地理期中試卷 題型:013
以下關于太陽輻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影響太陽輻射強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陽高度角
B.太陽高度角愈大,太陽輻射強度愈小
C.太陽輻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長較長的可見光部分
D.人們把太陽輻射稱為長波輻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東山中學2006~2007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地理班測試題(七·區域地理)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東北師大附中2006-007學年度上學期高三年級第二次質量檢測、地理試題 題型:013
如果圖中a、b、c、d分別代表某土壤中的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的體積分數,那么該種土壤存在的問題有可能是
A.礦物質含量過高,易出現土壤的鹽堿化
B.有機質含量太低,土壤貧瘠
C.水分過多,土溫下降,土壤缺氧
D.空氣偏少,土壤養分供應不足,導致植物枯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東北師大附中2006-007學年度上學期高三年級第二次質量檢測、地理試題 題型:013
下列描述中,不屬于地理環境整體性表現的是
A.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
B.某一要素變化會導致其它要素甚至整個地理環境發生變化
C.各要素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的
D.地理環境中各要素乃至整個地理環境的特征保持完全一致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東北師大附中2006-007學年度上學期高三年級第二次質量檢測、地理試題 題型:013
下列應用板塊構造理論對地質地貌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①大西洋和太平洋由于板塊張裂而慢慢擴張
②臺灣山脈由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亞歐板塊受擠壓上拱而成
③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使地中海在縮小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溝是板塊張裂形成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