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下列關于東北沼澤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沼澤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可開發形成大面積湖泊,發展水產養殖
B.沼澤土壤肥力極高,應加以改良,擴大耕地面積
C.沼澤濕地動植物資源豐富,應大力開發利用這些動植物資源
D.應保護東北沼澤地,維持生態平衡,發揮其生態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有關東北地區土地資源優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耕地面積大,但分布分散
B.宜農荒地多,但肥力不高
C.有大面積肥沃的紅土地
D.東北平原地勢平坦,適于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GIS技術是地圖的延伸
B.GIS是一種快速但準確度不太高的技術
C.GIS是空間信息儲存、表達、分析和交流的工具
D.GIS可解決人們難以解決的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2003年2月,首鋼集團宣布在大規模壓縮減少北京廠區鋼產量的同時,將在河北遷安投資建設一座年產量200噸的煉鋼廠。據此回答(1)~(2)題。
(1)首鋼集團大規模壓縮減少北京廠區的鋼產量,對北京環境的好處是
[ ]
A.壓縮企業用地規模,平抑北京土地價格不斷上漲的趨勢
B.降低生產性耗水,徹底解決北京地區水資源緊張的矛盾
C.減少大氣污染的排放,推動北京地區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
D.減少生產中的運輸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加地方財政稅收
(2)首鋼集團將新廠建在河北遷安的主要原因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材料一 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組織1997年年會發布的《碧水藍天——展望21世紀的中國環境》的研究報告中稱:“從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氣質量總體有所改善……”
材料二 2001年7月13日,對億萬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獲得成功。北京申辦奧運的一句響亮的口號是“綠色奧運”。
材料三 根據城市的發展,預計到2010年,我國將建成輕軌鐵路約450千米;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輕軌鐵路約900千米;到2050年,將建成4500千米共300條的城市輕軌鐵路。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下列問題中的
[ ]
①環境污染 ②綠地面積少 ③交通擁擠 ④就業困難 ⑤社會治安差
(2)對大多數中國城市來說,不能呈現“碧水藍天”的原因是
[ ]
A.城市“熱島效應”時的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城市建設大興土木,塵土飛揚,污水四流
C.沙塵暴時的城市大氣能見度變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D.城市生活、生產及交通排出廢氣(尾氣)及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造成城市大氣和水域污染
(3)修建城市輕軌鐵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還可以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我國地大物博,自然資源數量大、種類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有些自然資源甚至出現短缺問題,因此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甚至出現短缺問題已成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據此回答(1)~(4)題。
(1)我國水資源季節變化特點是
[ ]
(2)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決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
B.連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系以發展航運
C.利用流域間的落差發電
D.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的現狀
(3)關于森林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森林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
B.我國宜林地區廣、樹種豐富
C.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分布于橫斷山區和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地區
D.熱帶雨林生長快,可以大面積地、長期地采伐
(4)下列地理現象中,與森林被破壞有關的是
[ ]
A.水資源遭到嚴重污染
B.長江中游河段的含沙量增大
C.南極上空臭氧層低值范圍擴大
D.大氣中的含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環境污染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保護環境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據此回答:
廢舊電池集中處理的首要原因是
[ ]
A.回收電池中的石墨電極
B.防止電池中汞、鎘等重金屬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回收電池外殼金屬材料
D.防止電池中滲出液腐蝕其他物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環境污染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保護環境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據此回答:
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是人們現代生活所使用的化工產品,如泡沫絕緣塑料制成的辦公桌、化纖地毯及書報、油漆等,會不同程度地釋放出某種氣體,該氣體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下圖是光化學煙霧日變化曲線示意圖,光化學煙霧最嚴重的時間出現在一天中
[ ]
A.早晨上班高峰期
B.傍晚下班高峰期
C.地面溫度達到最高值時附近
D.大氣溫度達到最低值時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