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關于電子郵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電子郵件的最大特點是一種人到人的通訊方式
B.電子郵件所用的地址同具體地點無關
C.只要有一臺同網絡連接的個人電腦,收件人便可以收到網絡傳來的郵件
D.電話、傳真與電子郵件一樣,也是——種人與人的通訊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交通和通信的作用是
[ ]
①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系紐帶 ②不同國家之間的聯系紐帶 ③不同產業之間的聯系紐帶 ④不同城市之間的聯系紐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讀某國葡萄種植業分布圖,分析回答(1)~(3)題。
(1)葡萄種植區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 ]
A.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D.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該國農業可能面臨的問題是
[ ]
A.農業所需能源依賴進口,農業成本高
B.夏季易受臺(颶)風影響,水旱災害多
C.農業擴大再生產資金不足,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D.糧食生產受到沖擊,糧食不能自給
(3)我國新疆也盛產葡萄,該國葡萄種植和釀酒業的發展給我國的啟示是
[ ]
A.擴大種植面積
B.千方百計提高葡萄產量
C.開辟專門的運輸通道
D.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葡萄酒品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2004年9月29日,正值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東風汽車公司喜慶建廠35周年的日子,扎根在秦巴山區的東風汽車公司總部正式從鄂西北的汽車重鎮十堰市搬遷至湖北省省會城市武漢市。據此和下圖,回答(1)~(3)。
(1)20世紀60年代,國家決定在鄂西北興建“二汽”,從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考慮,屬于
[ ]
A.資源 |
B.市場 |
C.政策 |
D.動力 |
(2)為保證“二汽”的生存和發展,我國興建了與之配套的工程,這些工程是指
[ ]
A.葛洲壩水電站和漢丹鐵路
B.丹江口水電站和襄渝鐵路
C.丹江口水電站和焦柳鐵路
D.安康水電站和漢丹鐵路
(3)東風汽車公司總部從十堰搬遷到武漢的原因是
[ ]
A.優化武漢市的產業結構
B.尋求更豐富的鋼鐵資源
C.尋求更好的區位條件
D.充人利用長江水運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讀圖,回答(1)~(3)題。
(1)圖a中①~⑥不同工廠之間的聯系屬于
[ ]
(2)圖b表示
[ ]
(3)圖b所示工廠元件生產的全球化,最終目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下圖是我國某地區土地利用圖,據此回答(1)~(4)題。
(1)該地區農業地域類型是
[ ]
A.種植園農業 |
B.乳畜業 |
C.混合農業 |
D.水稻種植業 |
(2)該種農業主要分布在
[ ]
A.黃河三角洲 |
B.長江三角洲 |
C.珠江三角洲 |
D.太湖平原 |
(3)該農業的好處是
[ ]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C.可以實現農產品的自給
D.便于利用當地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
(4)影響該地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區位因素是
[ ]
A.地形和土壤 |
B.水源和土壤 |
C.水源和氣候 |
D.地形和氣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2003年2月,首鋼集團宣布在大規模壓縮減少北京廠區鋼產量的同時,將在河北遷安投資建設一座年產量200萬噸的煉鋼廠。據此回答(1)~(2)題。
(1)首鋼集團大規模壓縮減少北京廠區的鋼產量,在遷安建廠,原因是
[ ]
①壓縮企業用地規模,平抑北京土地價格不斷上漲的趨勢 ②降低生產性耗水,徹底解決北京地區水資源緊張的矛盾 ③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推動北京地區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 ④新廠建在遷安,可接近原料產地
(2)鋼鐵廠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主要是
[ ]
①大氣污染 ②水體污染 ③固體廢棄物污染 ④噪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下圖是某跨國企業產品在A、B、C、D四國的生產量與消費量比值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1)~(3)題。
(1)該企業生產的產品最有可能是
[ ]
A.飛機 |
B.運動鞋 |
C.計算機 |
D.精密儀器 |
(2)關于該企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該企業在D國設廠的主要原因是該國技術力量雄厚
B.該企業在A國始終保持對該產品的出口
C.該企業給予B、D兩國工人相同的工資
D.該企業的產品在C國經歷了“進口——出口——進口”的過程
(3)最適宜成為該企業開設新的生產工廠的國家是
[ ]
A.馬來西亞 |
B.利比亞 |
C.沙特阿拉伯 |
D.意大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為解決世界人口的糧食危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據此回答(1)~(2)題。
(1)水稻種植可緩解某些地區人口對土地的壓力的根本原因是
[ ]
A.水稻地區適應性強
B.水稻種植技術簡單
C.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高
D.水稻種植很適合于小農經營
(2)傳統稻米產區農業生產改進最關鍵的是改變
[ ]
A.傳統經驗、精耕細作、單位面積產量不高
B.現代化生產技術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熱條件還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勢低平、多水旱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