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關于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原因的正確敘述是
[ ]
①城市環境質量下降就是由于工業迅速發展造成的污染所致
②目前,發達國家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所以不存在城市環境問題
③鄉村人口大量遷入城市,必將導致失業問題加重,影響社會治安
④城市化過程中也會帶來貧困問題、內城衰退、老年人問題等社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轎車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家庭。據此回答(1)~(3)題。
(1)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能夠
[ ]
A.降低燃油消費
B.提高交通效率
C.擴大居民出行范圍
D.節省城市用地
(2)對大城市來說,家庭轎車大量使用有利于
[ ]
A.緩解道路交通壓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連片發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3)家庭轎車的大量使用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圍的水體污染
C.大規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氣質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關于我國環境污染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有
[ ]
①污染由農村向城市蔓延
②河流、湖泊、水庫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③只有少數幾座城市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大氣環境質量標準
④有少數城市噪音超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下列地區的環境問題,有可能影響到全球環境的是
[ ]
A.德國境內萊茵河水的污染
B.巴西熱帶雨林的破壞
C.北美洲西部草原的荒漠化
D.華北平原的土地次生鹽堿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和聯合國環境計劃組織聯合發表的《2000年地球生態報告》顯示,人類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繼續消耗地球資源,那么所有資源將會在2075年前被消耗光。該報告還根據每個國家人口數量和各國自給自足能力平衡關系,計算各國“生態腳印”大小,即各國消耗資源時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沖擊程度。據此回答(1)~(3)題。
(1)這段材料表明地球上資源具有的特點是
[ ]
A.數量上的有限性
B.潛力的無限性
C.分布的不均衡性和規律性
D.資源的緊密聯系性
(2)“生態腳印”說明
[ ]
A.發展經濟不可避免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B.人們對環境規律的認識具有一定局限性
C.人們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范圍在不斷擴大
D.環境容量(承載量)是有限的
(3)阿聯酋等一些波斯灣國家“生態腳印”較大,主要是因為
[ ]
A.發展速度快
B.資源消費量大
C.環境承載量小
D.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不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下列活動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是
[ ]
A.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圍湖造田
B.我國“三北”防護林的建設
C.熱帶雨林被大量采伐
D.內蒙古草原開墾為耕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發達國家應負更大的責任幫助貧窮國家改善經濟狀況,為改善地球環境提供更多的支持。這完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協調人地關系就應協調好
[ ]
①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
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
③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關系
④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