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下列影響農業生產的主導區位因素與農業生產的組合,不正確的是
[ ]
A.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產——氣候
B.江西泰和縣千煙洲立體農業——地形
C.我國亞熱帶沿海地區“水稻田——甘蔗地——魚塘——花卉棚”——市場
D.環地中海地區的農業變遷——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日照時間長短、積溫和降水多少等氣候條件對農作物生長和產量有很大影響,從農業氣候相似地區引進新品種最易成功,從美國“玉米帶”引種的高產玉米品種,最有可能獲得高產的地區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既有自然條件因素,又有社會經濟因素。上海市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又位于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據此回答(1)~(2)題。
(1)長期以來,上海市郊種植業以糧食、棉花、油菜為主,其中糧食作物占很大比重。2001年上海市郊種植業結構調整后,全年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播種面積之比達到1∶1,產值之比達到1∶3,農民增收4.2億元。上海市郊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
A.工業發展水平
B.科學技術水平
C.勞動力和文化教育水平
D.商品經濟發展水平
(2)現在,上海市郊農業已經形成了種苗、園藝作物、出口蔬菜、名特優新的小宗經濟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
[ ]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B.精耕細作水平不斷提高
C.商品市場與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
D.農村勞動力不足,農業用地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關于農業地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同一農業地域內,農業生產的條件、結構、經營方式、發展方向具有不同的特征
B.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相同的地方,農業地域類型也相同
C.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土地的結果
D.農業地域的形成是社會經濟條件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我國為適應加入WTO后國際經濟的影響,在農業方面。我們提出了:迅速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加快品種改良和科技推廣,走農業產業化道路,向高產、優質、高效方向發展,最終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根據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與價格(國際平均價格為1)示意圖,回答(1)~(2)題。
(1)加入WTO后,我國受沖擊最嚴重的農產品可能是
[ ]
(2)為大面積提升我國農產品的質量,實現“一優兩高”農業,關鍵是
[ ]
A.增加農業投入
B.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C.提高科技水平及農民科學文化素質
D.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關于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一般是不變的
B.一般來說,社會經濟因素是最穩定的因素
C.因為自然因素可以改造.所以任何地區都能發展種植業
D.城市近郊農業生產的重點主要是蔬菜、肉、蛋、奶、花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決定下列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 ]
①四川的甘蔗生產
②寧夏平原的水稻種植
③新疆吐魯番盆地的瓜果生產
④北京郊區的乳畜業
A.①熱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場
B.①地形②水源③熱量④市場
C.①水源②地形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熱量③地形④國家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