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考模擬考試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開始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三大產業結構發展不斷趨于合理。為適應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上海“十一五”發展的主要正在加緊建設4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大飛機工程、迪斯尼樂園等項目落戶上海,又為上海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增添了新的增長點。
1.上海獨特的區位優勢、良好的地理位置、廣闊的經濟腹地、堅實的區域基礎為“四個中心”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表現為:
。
2.20世紀90年代以前,上海產業結構的基本問題是
。
3.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產業調整變化是 ,目
前三大產業比重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4.目前,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已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四個中心”中,屬于現代
服務業的有 。
5.上海加快“四個中心”的好處是
。
6.上海“四個中心”中,辦好世博會將有利于促進 中心的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考模擬考試 題型:綜合題
讀某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示意圖,回答問題。
|
|
|
自轉和公轉是地球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它決定了太陽輻射在地球上的時間變化和緯度分布,給地球環境和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一系列的影響
1.當地的緯度約是 ;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當地水平運動的物體其運動方向出現的偏向是 。
2.當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陽高度約是 ,北京晝夜長短狀況是 ;地球上出現極夜現象的范圍是 。
3.當日,該地與北京一定共有的地理現象是(多項選擇) 。
A.自轉線速度相同 B.自轉角速度相同
C.日出時刻相同 D.日落時刻相同
E.區時相同 F.季節相同
G.氣候類型相同 H.天氣狀況相同
4.此時,地中海沿岸氣候特征是 ,北印度洋海區洋流流向是
,我國江淮地區常見的天氣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考模擬考試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相關圖示,回答問題。
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自2009年以來,我國多地區發生了較為嚴重的干旱,尤其今年在我國西南地區發生了百年一遇的嚴重干旱,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圖一 圖二
1.圖一是我國2009年2月的全國旱災分布圖,從圖中來看干旱最嚴重地區集中在我國河北、陜西、 、 省區。華北地區嚴重干旱區域最為廣泛,其主要原因是
。
2.造成同一種自然災害危害程度地域差異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災害的強度不同 ②自然災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層中
③個人對災害的應急反應不同 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圖二是我國自然災害區劃圖,Ⅳ地區由于地形多山地且巖層破碎,夏季降水較為集中,因而相比其他地區而言, 災害要明顯較多。
4.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
生活意義重大。下列工程中,屬于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的是( )
①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 ②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③修建“西氣東輸”管道 ④在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興建廣東大亞灣和陽江核電站 ⑥加固長江、黃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5.今年以來,西南地區形成的嚴重干旱已造成190億元的經濟損失,目前旱情仍在持續,據專家分析,本次嚴重旱情主要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加劇,造成海洋季風無法登陸形成降雨,請你針對這一原因,談談你如何在個人生活中,以自己的實際行為來減少上述災害的出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考模擬考試 題型:綜合題
讀圖,完成以下各題(10分)
1.圖中a-b-c-d-e-f的更替,反映了自然
帶分布的 規律。
2.受近年來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a、b兩自然帶
間的分界線已經出現向 方移動的跡象,為
監測這一分界線的變化,目前常用的現代技術是
技術。有專家預測,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乞力馬扎羅山地區的 (字母)自然帶將不復存在。
3.圖中g為熱帶雨林帶,則f為 自然帶,其對應的氣候類型是 ,該氣候類型的最大特點是在降水上有明顯的 和 。e為 自然帶,該自然帶在乞力馬扎羅山南側的分布高于北側,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考模擬考試 題型:綜合題
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0分)
近期,國家決定將海南島建設成為“國際旅游島”,確定了海南島的六大戰略定位,即中國旅游業改革創新實驗區、世界一流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平臺、南海資源開發服務基地和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為海南島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1.按島嶼成因分,我國第二大島——海南島屬于 。
A.大陸島 B.火山島 C.珊瑚島 D.沖積島
2.海南島多山,其全島水系分布總的特點是 。
3.海南島是我國少數民族集聚地區之一,下列少數民族中主要生活在海南島的是
_ __。
A.滿族 B.高山族 C.傣族 D.黎族
4.為把海南島打造成國際旅游島,下列旅游項目中當地可重點發展的是 。
A.熱帶海洋生態游 B.少數民族風情游
C.雅丹地貌風光游 D.熱帶植物考察游
5.與山東省相比,海南島的氣候更有利于蔬菜生產,其優勢是 。
6.海南島積極建設國際旅游島,其在交通、市場、基礎設施和區域社會經濟四方面的
有利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7.為了海南島旅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景區應避免因游客過多而導致環境遭破壞,
為此可采取的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上海虹口區高三二模 題型:選擇題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于2010年2月10日宣布,因質量問題將在全球召回43萬輛豐田汽車。
1.日本豐田汽車城所在的工業區是
A.京濱工業區 B.瀨戶內工業區 C.阪神工業區 D.名古屋工業區
2.以下有關日本經濟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工業高度發達,在工農業結構中居絕對優勢
B.農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許多農產品需進口
C.京濱工業區是日本最大的工業區
D.日本是世界上進口資源、對外依賴程度最大的國家
3.與日本海沿岸地區相比,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
A.水資源較為緊張 B.水資源較為豐富
C.冬季河流徑流量較大 D.夏季河流汛期較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上海虹口區高三二模 題型:選擇題
祖國大陸與臺灣兩岸三通已全面展開,海上航運方面,臺灣地區開通了高雄、基隆等港口,大陸地區開通了廣州、上海、廈門、天津等港口。
1.按熱量帶劃分,臺灣島大部分地區位于
A.熱帶 B.亞熱帶 C.北溫帶 D.暖溫帶
2.在海峽兩岸經貿合作中,島內的主要優勢是
A.資金和技術 B.資源和市場 C.勞動力和資金 D.市場和技術
3.下列港口間直通航線中距離最短的是
A.上海——基隆 B.廈門——基隆 C.廣州——高雄 D.廈門——高雄
4.下列鹽場中,與臺灣布袋鹽場的成因相同的是
A.長蘆鹽場 B.淮北鹽場 C.鶯歌海鹽場 D.膠州灣鹽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上海虹口區高三二模 題型:選擇題
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多與鋒面活動相關。
1.以下有關暖鋒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暖氣團在鋒面上被迫抬升 B.暖氣團在鋒面下主動抬升
C.暖鋒過境后多形成連續性降水 D.暖鋒過境后氣溫上升,氣壓下降
2.下列天氣現象與冷鋒活動無直接關系的是
A.盛夏季節我國東南沿海的臺風 B.夏季我國北方地區的暴雨
C.春季華北地區的沙塵天氣 D.秋冬季我國東部地區的寒潮
3.我國江南地區的梅雨常出現在每年的
A.5月上旬至5月下旬 B.5月中旬至6月上旬
C.6月中旬至7月上旬 D.7月上旬至7月下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上海虹口區高三二模 題型:選擇題
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文化景觀多樣。傣族潑水節成為滇南一道風景。
1.傣族潑水節屬于
A.江南水鄉文化 B.四川盆地文化
C.云貴高原文化 D.黃土高原文化
2.傣族潑水節所在地區的氣候屬于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3.傣族潑水節所在地區分布著大種植園式農場,專門生產幾種經濟作物,商品化程度很高。這種農業生產地域類型屬于
A.商品化混合農業 B.水田農業 C.旱作農業 D.熱帶種植園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上海虹口區高三二模 題型:選擇題
2009年夏,莫拉克臺風先后在臺灣、福建等省登陸,造成重大災害。
1.臺風大多形成于
A.5°N~20°N的熱帶洋面 B.5°S~20°S的熱帶洋面
C.20°N~30°N的亞熱帶洋面 D.20°S~30°S的亞熱帶洋面
2.構成臺風災害的三因素是強風、暴雨和
A.海嘯 B.風暴潮 C.泥石流 D.滑坡
3.莫拉克臺風在福建登陸,受其影響的浙南沿海地區遭遇強臺風的風向是
A.西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