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高考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詳解 題型:選擇題
地殼中含有大量的化學元素.化學元素形成了礦物,礦物組成了巖石,
1.地殼中已經發現90多種化學元素,含量居前兩位的元素是
A.氧、硅 B.硅、鋁 C.鋁、鈉 D.鐵、鎂
2.大多數變質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表面有大量氣孔 B.具有明顯層理構造 C.含有動植物化石 D.礦物顆粒定向排列
3.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態大量發育的地區,其主要巖石類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高考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詳解 題型:選擇題
黃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態、地域王化豐富多彰、生態環境日益改善
1.黃土地貌形態多姿。黃土峁就是其中一種。黃土峁是指
A.切割較深的黃土溝 B.孤立的黃土丘
C.長條形的黃土高地 D.范圍較大的黃土高原殘留面
2.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減緩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設,調節地面徑流
③保持傳統輪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壩,貯水攔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列文化景觀中,屬于黃土高原文化的是
①秦腔 ② 窯洞 ③評劇 ④吊腳樓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高考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詳解 題型:選擇題
豐富的海洋資源,多變的海洋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
1.在下列世界著名漁場中,位于北大西洋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流交匯海域的是:
A.紐芬蘭漁場 B.北海道漁場 C.秘魯漁場 D.北海漁場
2.當“拉尼娜”發生時,住往會出現的現象是
A.熱帶太平洋東部暴雨頻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魚類大量死亡
C.東南亞地區持續干旱
D.亞洲東部沿海臺風次數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高考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詳解 題型:選擇題
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自然變化規律。
1.隨著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的月相變化,依次出現的潮汐現象是
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
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 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
2.人類積極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①稻田灌溉 ② 候潮進港 ③潮汐發電 ④灘涂養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高考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詳解 題型:選擇題
工業化對代.人類社會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顯著,環境的變化影響人類的生活。
1.我國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長口久變得“面目殘破”。這主要是因為
A.酸雨淋蝕加劇 B.紫外線輻射強烈
C.沙塵暴頻繁肆虐 D.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最近墨西哥灣出現了嚴重的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術可以監測
①石油污染的海區范圍
②海底漏油點的石油日泄漏量
③石油污染物擴散的速度
④污染海區海洋生物種類的變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高考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詳解 題型:選擇題
右圖反映單位體積空氣所能客納的最大水汽量與氣溫的關系.
1.根據右圖,氣溫在10℃時。空氣所能容納的最大水汽量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氣溫應達到
A.15℃ B.25℃ C.30℃ D.35℃
2.一定體積空氣中含有的水汽量與同溫度下這些空氣所能容納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稱為相對濕度。測得一封閉實驗箱內的溫度為30℃,相對濕度是50%,如果受使實驗箱內的相對濕度降低到37.5%,箱內溫度應調節為
A.35℃ B.25℃ C.15℃ D.5℃
3.通過上述實驗可以推知,相對濕度的變化主要取決手氣溫,其一般規律是
①氣溫高,相對濕度小 ②氣溫低,相對濕度小
③清晨相對濕度最大 ④午后相對濕度最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高考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詳解 題型:綜合題
閱讀青海省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18分)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青海館以“中華水塔·三江源”為主題,展現中華水塔的山水風情與三江源的生態意境,引導人們尋找中華民族母親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館外墻的色調由明快的綠、白兩種顏色構成,綠色代表著江河源頭的生命氣息和凈土特色,白色象征著高聳的昆侖雪峰。“青海省地理簡圖”上甲、乙、丙三條山脈中表示“昆倉山脈”的是____;圖中A、B、C三大江河分別是指____、______和 ______.
2.分析青海省成為“中華水塔”的自然地理條件。
3.世博會青海館以“源出青海”為核心概念.展現了三江源對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養育功能。分別寫出A河流和B河流流經的兩個省會城市(直轄市)名稱。
A河:_____;B河:_____.
4.面對我國城市發展中的水資源問題,青海省深感作為“中華水塔”所肩負的責任,確立了“環保立省”的發展之道。簡述我國城市發展中面臨的水資源方面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為“中華水塔”應該采取的有效舉措。
問題:
原因:
舉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高考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詳解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東部某地區圖表資料,回答問題。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同理,某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賴于該產業內部不同行業的優化與升級.這種產業或行業的優化與升級有一定的規律,“雁行模式”是揭示這種規律的一種模型。它是指作為“雁頭”的領先地區,在發展新型行業的同時.將本地區的傳統行業逐步轉移到“兩翼”相對落后地區,實現“雁頭”和“兩翼”各自行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我國東部基地區是圖內綜合賓力較強.制造業較發達的區域。十多年來,甲市作為“雁頭”,帶動了作為“兩翼”的乙、丙兩市制造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
1.下表顯示,在三市的主導行業中,產值比重均持續上升的行業是____業,持續下降的行業是___業。這一現象說明,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該地區的_____密集型行業比重在持續上升,而____密集型行業比重在持續下降。
我國東部某地區制造業主導行業(比重高于6%)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比重變化
2.表格顯示的甲市某一主導行業比重下降,而乙、丙兩市相同行業比重上升,反映了該行業由甲市向另兩市進行的轉移。以鋼鐵工業為例,甲市由l998年的第四層次,下降到2002年、2006年的第五層次;而接受轉移的乙市1998年、2002年未進入主導行業.2006年上升到第四層次。讀表,再找出一個由甲市轉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導行業,并說明依據。
轉移的行業是_______ 。依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行模式”認為,當“雁頭”率先進行行業結構升級時,“雁頭”與“兩翼”之間的行業結構差異擴大;當“兩翼”跟隨“雁頭”進行行業升級后,它們之間的行業結構差異則隨之縮小。下圖顯示。該地區制造業結構相似度的變化過程呈現_____特點。其中,1998年至2004年期聞的制造業結構相似度變化趨勢表明,這一時期,甲市率先進行_____,甲市與乙,丙兩市行業結構差異______。
4.圖中2004年到2006年該地區制造業結構相似度的變化趨勢,既體現了該地區行業結構調整的臺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業雷同的現象.如果這一現象加劇,會產生哪些問題?結臺所學知識.對此提出改進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高考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詳解 題型:綜合題
讀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中沿經線自南向北,氣候類型依次是___ ____、_______和熱帶沙漠氣候。
2.解釋澳大利亞中部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因。
3.澳大利亞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別盛行西北風、東南風。從海陸熱力差異、行星風系兩個方面說明該地區盛行風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風向對該地區氣候干濕狀況的影響。
一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悉尼的季風氣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從悉尼季風氣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現和原因兩方面加以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高考地理試題(上海地理卷)詳解 題型:綜合題
讀有關厄立特里亞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厄立特里亞氣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穩定。2007年人均國民收入僅270美元,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但糧食不能自給。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傳統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實施噴灌、滴灌。目前我國和厄立特里亞正在開展農業方面的合作。
1.從溫度帶位置、海陸位置及該國所處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亞的地理位置特征。
2.歸納厄立特里亞的地勢特征,并根據地勢判斷該國從東南部列西北部氣溫變化趨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地勢的影響,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的特征。一般而言,A、B、C三條河流發源區大氣降水補給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
4.由于受自然環境與資源條件的影響,厄立特里亞農業除游牧畜牧業以外,農業地域類型還有____農業,其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該農業地域類型的生產特點是 .
5.簡述厄立特里亞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該國可以采取的措施.
問題: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