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湖北省黃岡中學2009-2010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依據我國黃河每年輸沙量平均為16億噸,渤海水深變化不大的現象,可以推斷( )
A.黃河帶來的泥沙不在渤海海域沉積
B.渤海海底地殼無升降
C.黃河帶來的泥沙不斷沉積
D.渤海的海底地層不斷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黃岡中學2009-2010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讀下圖,回答以下2題。
1.甲、乙兩圖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A.地殼運動 B.侵蝕作用 C.堆積作用 D.巖漿活動
2.甲圖中峽谷的成因是( )
A.斷裂下陷 B.地殼上升,河流下切
C.冰川侵蝕 D.流水溶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黃岡中學2009-2010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在兩個相同的長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濕的土壤分別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從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個盒子內,將一塊微濕的海綿壓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見圖)。分別用噴水壺,往兩個“小山”上灑等量的水,模擬降水。觀察、比較兩個盒子內水面發生的變化。回答以下3題。
1.放有海綿的盒子的水面與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許 C.高度相同 D.高度較低
2.實驗中海綿代表的地理環境是( )
A.黃土塬 B.沙灘地 C.沼澤地 D.自流盆地
3.該實驗模擬的地理事實是( )
A.湖泊能夠調節空氣濕度
B.坡度變化會改變地表徑流量
C.濕地能夠吸納地表徑流
D.降水變化能夠影響自然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黃岡中學2009-2010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氣候現象與對應的主導因素連線,正確的是( )
A.海南島全部屬于熱帶氣候——海陸位置
B.廬山成為避暑勝地——太陽輻射
C.吐魯番盆地是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緯度位置
D.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地勢高低
上海世博會自2010年5月1日開園,10月31日結束,因時184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黃岡中學2009-2010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不可能出現的天氣現象是( )
A.雷暴 B.臺風
C.伏旱 D.沙塵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黃岡中學2009-2010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世博會期間,海陸間熱力環流是( )
A.夏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 B.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
C.陸地比海洋氣溫低 D.陸地比海洋氣壓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黃岡中學2009-2010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提出,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面臨巨大挑戰,必須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下圖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變化。完成以下2題。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氣溫變化的總體趨勢是( )
A.降幅超過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約2.1℃ D.波動上升
2.氣候變化對安徽省地理環境的影響有( )
A.各地的生長期縮短 B.低溫凍害損失減小
C.極端天氣事件增多 D.天然濕地面積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黃岡中學2009-2010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三峽大壩下游附近河床某測點,沉積物粒徑的平均值比建壩前大(如圖示意),其成因是( )
A.侵蝕—搬運作用 B.搬運—堆積作用
C.風化—侵蝕作用 D.沉積—固結成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黃岡中學2009-2010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日08時和20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由08 時到20時圖中( )
A.①地風向偏北,風力逐漸減弱
B.②地受高壓脊控制,天氣持續晴朗
C.低氣壓中心向東北方向移動并增強
D.氣旋中心附近暖鋒移動快于冷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