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2009-2010學年高二下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圖14中,甲、乙兩圖分別為世界某兩個重要的國家的地理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14
⑴.兩圖中面積較大的是 (國家名稱),判斷依據是 。
⑵.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以政治職能為主的是 、 ,乙國最大海港
是 甲國最大城市的是 。(填字母代號)
⑶.②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影響G地工業發展的主導區位因素是 。
⑷.圖上①、③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 。
①③兩地河降水豐富的共同原因是
(5).兩國在人口方面面臨的共同突出問題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2009-2010學年高二下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10分)閱讀下列材料并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0年04月14日,0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東經96.7)發生7.1級強烈,震源深度33千米。玉樹屬于高海拔地區,平均海拔4493米。地形以山地為主,距離省會南寧有800公里,且交通不便。且震后幾天內,玉樹縣出現了降雨和降雪天氣。
材料二玉樹在中國的位置圖。
(1).玉樹地處 自然保護區,是 、 、 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 這里是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和生物多樣性分布區之一,是我國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
(2).玉樹和汶川皆位于 地震帶,在 和 擠壓碰撞的消亡邊界附近 。
(3).本次地震救援工作的難度很大,試分析其不利的地理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2009-2010學年高二下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圖l5中V、I、S、T、A五個國家被稱為“展望五國”,它們分別是越南、印度尼西亞、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有經濟研究機構推算.從2005至2050年.在現有經濟規模基礎上,西方七國最多可擴大2.5倍.“金磚四國”可擴大20倍,而“展望五國”可擴大28倍,有望成為新興市場隊伍中的明星。讀圖表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 |
(1)“展望五國”中,具有背靠中國,獨享地緣優勢的是 (填圖中字母代號);“展望五國”資源豐富,如S國的 (礦)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I國的石油出口世界等。
(2)分別說明五國中T國和S國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3)比較V、A兩國農業的差異,并從自然角度說明A國農業地域類型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2009-2010學年高二下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讀世界某區域地圖,完成以下問題。
(1)右圖中的水溫資料能反映圖示區域主要氣候特征的是圖 。
(2)甲水域南北部鹽度差異明顯, 部鹽度較低,主要原因是
(3)近年來,圖中咸海水量和面積不斷縮小,請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孝感高中2009-2010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某考古工作隊在長5千米、寬3千米的長方形區域內進行作業,最適宜隨身攜帶地圖的比例尺應為( )
A.1:100 B.1:100000 C.1:5000 D.1:500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孝感高中2009-2010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讀下圖,圖中a、b為等值線,且a>b。回答以下2題。
![]() |
1.若圖中曲線為北半球等壓線,則 ( )
A.圖中L線為高壓脊線 B.①處風向為西南風
C.①、③處可能有陰雨天氣 D.③處氣壓數值高于②
2.若圖中曲線為等高線,L線表示河流,①②③④為聚落和工業區。僅考慮環境因素,化工廠最適宜布局在 (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孝感高中2009-2010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上述提示與成因對應正確的是 ( )
A.①——大氣削弱和保溫作用均弱,氣溫日較差大
B.②——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上升,天氣晴朗干燥
C.③——白天大氣反射作用強,沙灘吸熱快
D.④——正午太陽直射該島,太陽輻射強
表l為2000年中國人口遷移流向統計表。讀表l,回答第5題。
表 l
遷入地 遷出地 |
東部(%) |
中部(%) |
西部(%) |
合計(%) |
東部 |
14.46 |
3.69 |
3.09 |
21.24 |
中部 |
34.36 |
3.30 |
3.53 |
41.19 |
西部 |
27.60 |
2.62 |
7.35 |
37.57 |
合計 |
76.42 |
9.61 |
13.97 |
100.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孝感高中2009-2010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2000年中國人口遷移流向及主要影響因素是 ( )
A.東部是人口的最大遷出區 人多地少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遷入區 礦產資源的開發
C.人口遷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遷往東部 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D.人口遷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遷往東部 自然條件的差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孝感高中2009-2010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下圖中甲為1949年以來中國人口增長曲線圖,乙為2004年中國人口性別、年齡結構統計圖。讀下圖,完成第1題。
有關圖中相關內容的正確表述是 ( )
A.甲圖①時段人口增長特點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B.乙圖A年齡段人口比重受甲圖①時段人口增長特點的影響大
C.受甲圖③時段后人口增長特點影響,乙圖B年齡段后性別失衡
D.乙圖B年齡段以后,青少年人口比重逐年持續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湖北省孝感高中2009-2010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據報道,2008年入冬以來,到2009年春季,由于降水量持續偏少、氣溫偏高,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陜西、湖北等十多個省市區出現三十年一遇的罕見干旱,最嚴重時,糧食作物受旱面積高達1.6億畝。回答以下2題。
1.因為干旱,下列糧食作物受旱面積最大的是( )
A.水稻 B.春小麥 C.冬小麥 D.玉米
2.上述省區中,七月中旬易受干旱影響的是( )
A.皖和鄂 B.魯和冀
C.晉和豫 D.陜和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