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中學2009-2010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中央氣象臺2010年1月16日發布的全國降水量預報圖的局部圖(重慶及周邊地區),讀圖回答以下2題。
1.導致圖中雨雪分界線在A處發生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 )
A.大氣環流 B.緯度
C.地形 D.植被
2.圖中A、B兩地所具有的相似氣候現象是 ( )
A.冬雨多 B.太陽輻射弱
C.氣溫年較差大 D.無霜期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中學2009-2010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下表為我國某地氣候統計資料,據表完成以下2題:
月 份 項 目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風力≥8級的 日數 |
1.5 |
5.6 |
0.6 |
0.8 |
21.4 |
平均氣溫(℃) |
-3.2 |
13.7 |
27.3 |
14.4 |
13.2 |
降水量(㎜) |
3.3 |
43.2 |
247.3 |
26.2 |
669.4 |
1.該地可能位于 ( )
A.松嫩平原 B.華北平原
C.寧夏平原 D.江漢平原
2.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的重點是 (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商品農業基地的建設 D.農業中低產區的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中學2009-2010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為“23°26′S的海陸分布示意圖(甲、乙、丙為陸地,①②③為海洋) 。”讀圖回答以下2題。
1.①、②、③分別是 (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關于圖示甲、乙、丙三陸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屬于非洲大陸
B.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賽地點屬于丙大陸
C.穿越乙大陸的西部為森林景觀
D.穿越丙大陸的東部為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中學2009-2010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據中央氣象臺的消息,2010年2月23日11時至14時,新疆沿天山北部降雪0.5-2.8毫米,伊犁河谷東部新源和尼勒克分別降雪5.6毫米和3.1毫米。讀下圖,回答以下3題。
1.對上圖中所示地區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地處西風帶,氣候溫和濕潤,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B.自然帶類型為溫帶荒漠帶,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C.全部為干旱區,自然帶體現了明顯緯向地域分異規律
D.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徑流年際變化大
2.圖中伊犁河谷地區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 (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該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長絨棉生產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區位條件是 (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中學2009-2010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單選題
讀下圖回答以下3題。
1.圖中A地區農業發展中存在較明顯的土壤鹽堿化問題,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緯度較高,凍土發育,含鹽水分不易下滲
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旺盛
③農業耕種過程中,長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處河谷地區,水流平緩,對土壤的侵蝕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圖中B處在漢朝時還是水草豐美的大草原,而現在已變成一片沙漠,其人為原因是( )
A.氣候由濕潤向干旱轉變的結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結果
C.農業由耕種業向畜牧業轉變的結果
D.人類過度開墾和放牧對植被破壞的結果
3.圖示區域內甘肅、寧夏在黃河附近形成一條“工業長廊”,根據圖中信息判斷該工業地帶屬于 ( )
A.以棉毛紡織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B.以農產品加工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C.以石油、煤炭開采為主的工業地域
D.以有色金屬冶煉和水電為主的工業地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中學2009-2010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雙項選擇題
緯線的特點是 ( )
A.所有的緯線圈大小都相同 B.所有緯線都是指示東西方向
C.相鄰緯線都是相互平行的 D.所有緯線都有太陽直射的機會
“紅三角”經濟圈包括江西贛州、廣東韶關、湖南郴州的8萬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屬于紅色砂礫巖山區,同時也是革命老區,故被稱為“紅三角”地區。“紅三角”地區以廣州南沙為平臺,牽線“珠三角”,共建華南經濟圈規劃,形成良好的資源互補。讀圖,回答20~22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城中學2009-2010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題型:雙項選擇題
“紅三角”地區發展糧食生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
A.熱量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