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四川省綿陽高中2011級第二學年末教學質量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我國某區域圖回答以下2題。
1.區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
A.高寒 B.干旱 C.暖濕 D.干熱
2.區域需要防治的環境問題是 ( )
A.荒漠化 B.沼澤化 C.鹽堿化 D.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綿陽高中2011級第二學年末教學質量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表為成都、北京、蘭州、烏魯木齊四城市降水和氣溫資料表,讀表回答以下3題。
|
一月氣溫℃ |
七月氣溫℃ |
年均溫℃ |
年降水量mm |
① |
-4.6 |
25.8 |
11.5 |
644.2 |
② |
5.5 |
25.4 |
16.2 |
947.0 |
③ |
-6.9 |
22.2 |
9.1 |
327.7 |
④ |
-15.4 |
23.5 |
5.7 |
277.6 |
1.表中代表烏魯木齊氣候資料的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城市④比城市①降水量少主要是因為 ( )
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地形地勢 D.鋒面雨帶控制的時間
3.城市②比城市①一月氣溫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地形地勢 D.植被覆蓋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綿陽高中2011級第二學年末教學質量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鄱陽湖水面呈現“冬季一條線,夏季一大片”的景象變化的原因是 ( )
A.湖底有線狀洼地,冬季河道封凍,夏季來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線狀洼地,水位季節差異明顯
D.湖底平坦,長江頂托作用季節變化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綿陽高中2011級第二學年末教學質量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形區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讀圖,完成以下2題。
1.該地形區可能位于我國的 ( )
A.黃河下游地區 B.長江中游地區
C.云貴高原 D.珠江三角洲
2.治理該地段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是 ( )
A.上游修建三峽等水庫 B.在黃土高原打壩淤地
C.對河流實施裁彎取直 D.修建跨流域調水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綿陽高中2011級第二學年末教學質量測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新疆一個發展的稟賦,就是擁有眾多自然資源。20世紀90年代開始,新疆人就提出了“一黑一白一紅”的三項發展戰略。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2題。
1.新疆發展戰略中的“一白一紅”特色農產品是指 ( )
A.甜菜、葡萄 B.棉花、西紅柿
C.棉花、甘蔗 D.羊毛、葡萄
2.與青藏高原相比新疆發展綠洲特色農產品的優勢自然條件是 ( )
A.夏季高溫 B.光照充足
C.晝夜溫差大 D.降水量豐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綿陽高中2011級第二學年末教學質量測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某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圖中陰影區是我國 (填地形區名稱),甲山脈是 山。
(2)順圖中箭頭方向,簡要回答該區域地勢和降水的變化趨勢。
(3)陰影區內過渡性特征十分明顯。請從氣候、植被、農業三方面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綿陽高中2011級第二學年末教學質量測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東部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省的簡稱是 ,B省的行政
中心是 。
(2)影響C區域農作物生長的主要氣象
災害是 ,簡要說明災害
形成原因。
(3)A、B是我國兩個干旱嚴重地區,分別說明兩
地干旱的季節和兩地干旱形成原因。
(4)A、B間的廣大區域是我國中、低產田集中區域。簡要說明當地對低洼地和鹽堿地治理的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四川省綿陽高中2011級第二學年末教學質量測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長江上游地區地形復雜,自然資源較豐富,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間。根據所學知識和下列資料,回答(1)——(5)題。
(1)除水能資源外,長江上游流域的優勢自然資源有 、 等。
(2)長江上游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說明影響上游航運的主要自然因素。
(4)分析影響該區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該區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6)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大因素中,造成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
A.太陽輻射 B.人類活動 C.大氣環流 D.地面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6)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氣候的正確敘述是 ( )
A.氣候基本特征是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B.地質時期氣候穩定 C.歷史時期世界氣溫呈明顯波動上升現象
D.大氣環流影響氣候的形成,本身也是一種氣候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