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14) 題型:單選題
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指標是 ( )
A.科技發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人口的消費水平 D.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14) 題型:單選題
多數學者認為,未來全球的環境人口容量應在 ( )
A.60億左右 B.100億左右 C.110億左右 D.150億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14) 題型:單選題
我國人口與資源之間的矛盾已十分突出,根據“木桶效應”,影響我國環境人口容量的最為突出的是______資源(按人均量最少計)的短缺 ( )
A.土地(尤其是耕地) B.淡水
C.礦產 D.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14) 題型:單選題
環境人口容量的變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確的是 ( )
A.原始社會—農業社會—現代社會—工業社會
B.農業社會—原始社會—工業社會—現代社會
C.工業社會—原始社會—農業社會—現代社會
D.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現代社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14) 題型:單選題
中共中央在“十七大”中再次重申我國社會發展應采用“科學的發展觀”,其核心是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是 ( )
A.長期存在的資源短缺 B.龐大的人口數量
C.嚴重的環境問題 D.不利的外部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14) 題型:單選題
2006年某地區某個月份人口死亡率驟然上升,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環境污染比較嚴重 B.遭遇大的自然災害
C.醫療衛生水平下降 D.經濟發展速度減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14) 題型:單選題
由于中國人口增長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張,因此,中國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的兩項基本國策是 ( )
A.保護環境、各民族平等 B.計劃生育、環境保護
C.計劃生育、控制城市發展 D.環境保護、珍惜每一寸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14) 題型:單選題
我國下列地區中,環境承載力最大的是 ( )
A.青藏地區 B.珠江三角洲 C.新疆南部 D.云貴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鐘階段性同步滾動檢測(14) 題型:單選題
某個國家人口出生率是1.1%,死亡率是1.0%,它的人口再生產模式屬于 ( )
A.原始型 B.傳統型
C.現代型 D.由原始型向傳統型過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