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張某承包了0.5公頃耕地,種植結構變化如圖。當地1月平均氣溫3℃。完成33~34題。
1.張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華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導致種植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場需求 B.生產經驗 C.自然條件 D.國家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近年來,我國迅速發展的大棚蔬菜生產主要改變的生產條件是
A.光熱條件 B.市場條件 C.地形條件 D.土壤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我國“南米北面”的傳統飲食習慣,體現了農業生產的
A.地域性 B.周期性 C.商品性 D.市場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讀圖,回答37~38題。
1.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A.光照 B.熱量 C.水分 D.地形
2.該地區在我國可能分布在
A.華北地區 B.西北地區 C.青藏地區 D.云貴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被列入世界環保史冊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目前已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20世紀90年代以來桑基、蔗基魚塘大量減少,果基魚塘基本穩定,而花基魚塘面積明顯增加,并且隨著盆花的大量外銷,花基魚塘已需要向其他魚塘取泥。據此回答39~40題。
1.導致該地農業生產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當地水熱條件的變化 B.技術條件提高
C.當地進行農業結構調整 D.交通條件改善
2.基塘農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的問題是
A.魚塘內的塘泥逐年減少 B.當地工業企業對魚塘的污染
C.調整勞動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粵西地區的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雙選題
該圖是植被類型與溫度、降水量的關系示意圖,圖中植被類型分別為草原、苔原、荒漠、闊葉林、針葉林、熱帶雨林。讀圖完成41~42題。
1.關于各代號所表示植被類型的判斷,正確的為
A.甲為硬葉林 B.丙為熱帶雨林
C.丁為熱帶雨林 D.戊為闊葉林
2.根據圖示信息判斷,正確的敘述是
A.丙在非洲廣泛分布
B.甲分布區域的氣溫日較差大
C.乙分布區域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半年
D.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氣候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雙選題
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與最低的大洲分別是
A.非洲 B.歐洲 C.拉丁美洲 D.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雙選題
佛山市在預測未來人口數量時主要考慮
A.人口的自然增長率 B.人口的出生率
C.人口的死亡率 D.人口的遷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雙選題
該圖是1978 ~2004年我國人口總量及人口自然增長率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人口總量同期達到高峰
B.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年份正值生育率的高峰
C.1978 -2004年,我國人口增長以機械增長為主
D.1978 -2004年,我國人口增長以自然增長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卷Ⅰ(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雙選題
根據統計資料,目前我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約有1.6億人(65歲及以上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7%,則出現人口老齡化),那么下列關于我國目前及未來人口問題的表述正確的是
A.我國目前還沒有出現人口老齡化
B.我國目前勞動力嚴重不足
C.我國目前社會養老負擔較重
D.我國未來人口死亡率可能會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