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09-2010年下學期遼寧省沈陽市聯合考試高一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1-2題
1 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最小可能為
A 100米 B 101米 C 701米 D 800米
2 圖中若有小河,則小河的流向為
A 東南→西北 B 西北→東南 C 東北→西南 D 西南→東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年下學期遼寧省沈陽市聯合考試高一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表為2009年某日刊登的我國部分城市日出日落表,回答1-3題
城市 |
日出 時間 |
日落 時間 |
城市 |
日出 時間 |
日落 時間 |
北京 |
7︰18 |
16︰50 |
上海 |
6︰36 |
16︰51 |
哈爾濱 |
6︰54 |
15︰51 |
成都 |
7︰44 |
18︰02 |
西安 |
7︰33 |
17︰35 |
拉薩 |
8︰34 |
18︰56 |
1 此時北半球的節氣可能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 依據圖中的資料判斷下列四個城市中緯度最低的是
A 西安 B 成都 C 上海 D 拉薩
3 通過計算得知,白天哈爾濱上午時間5小時6分比下午時間3小時51分長,拉薩上午時間3小時26分比下午6小時56分長。這是因為
A 哈爾濱緯度高,拉薩緯度低 B 哈爾濱海拔低,拉薩海拔高
C 晨昏線與經線斜交 D哈爾濱在120°E以東,拉薩在120°E以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年下學期遼寧省沈陽市聯合考試高一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首都北京,每天國旗與日同升,春分日升旗時,旗桿的影子朝向
A 正東 B 正西 C 西北 D 東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年下學期遼寧省沈陽市聯合考試高一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當上海地區出現下圖中的天氣系統時
A 上海地區狂風暴雨 B 上海陰雨連綿 C 伏旱天氣 D 連續性降水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年下學期遼寧省沈陽市聯合考試高一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海陸分布示意圖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2題
1冬季時氣溫較高的是
A E點 B F點 C G點 D 無法確定
2 圖中沒有的氣候類型是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溫帶季風氣候
C 溫帶海洋性氣候 D 熱帶草原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年下學期遼寧省沈陽市聯合考試高一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人口出生率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① 圖中A、B、C三點分別代表中國、美國、坦桑尼亞(非洲)三國中的哪一個國家?
② 曲線圖說明影響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③ 中國人口出生率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比較有何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
④ 二戰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遷移的流向?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年下學期遼寧省沈陽市聯合考試高一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分析魯爾區產業結構調整與環境治理“案例的圖文資料,回答(12分)
魯爾區位于德國中西部,立足于區內的優越條件,早在19世紀中葉,就發展成為以煤炭、鋼鐵、化學等以重化工業為核心的德國最大的工業區
20世紀50年代以后,伴隨世界能源結構變化、世界鋼鐵產量過剩以及新技術革命的興起,一大批新興工業涌現,魯爾區單一的重化工業結構日益暴露弊端,主導產業迅速衰落,失業率上升
為此,魯爾區一方面對煤炭和鋼鐵工業實行了“關、并、轉”等合理化改組,同時,鼓勵興建新興工業和保險、旅游等第三產業部門,并進一步加強交通建設和人才培養。
另一方面,對嚴重的環境污染進行了綜合治理,建立了完備的治污措施,大規模植樹造林等,使昔日濃煙蔽日、黑塵滿地的廠區,成為環境優美的花園。一些老工業建筑物和工業廢墟,被改造成為別具風格的各種文化藝術景點和服務設施,如有的倉庫被用來開餐廳,原來的高爐墻被用作攀巖愛好者的運動場所等。
魯爾區的整治已經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效。
① 20世紀50年代以前,魯爾區成為德國最要的重化工業區,憑借的是當地的 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工業發展的優越條件。
② 魯爾區的重化工業給環境帶來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項選擇)
A 廢氣污染 B 水體污染 C 固體廢物污染 D 輻射污染
③ 在治理污染中,魯爾區主要采取了_________ 、__________ 、等措施
④ 除以上措施外,魯爾區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年下學期遼寧省沈陽市聯合考試高一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1分)
① ①、②兩區的主要農作物分別是________ 、_______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_
② 該種農業地域類型在我國的分布地區________ 、 ___________ ;
我國東南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___________ ,形成該種農業地域類型的自然區位優勢是什么?
③ 五大湖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年下學期遼寧省沈陽市聯合考試高一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10分)
年份 |
1950年 |
1970年 |
1990年 |
2025年 |
發達國家 |
50% |
66.6% |
72.6% |
80% |
發展中國家 |
17.0% |
25.4% |
33.6% |
57% |
乙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① 圖甲中虛線代表______ 國家,實現代表 _______ 國家。目前,兩類國家的城市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是__________
② 乙表中數據說明了發達國家城市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特點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