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3屆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地貌的形成與其外力作用組合正確的是
A.云貴高原的溶洞—流水沉積作用 B.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流水侵蝕作用
C.風化殼——風力侵蝕作用 D.角峰——風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 “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關于巖石圈地殼物質循環各環節的正確表述是
A.甲——重熔再生
B.乙——變質作用
C.丙——沉積作用
D.丁——冷卻凝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北緯30°一40°的大陸東西兩岸氣候截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氣環流不同 B.太陽輻射不同 C.人類活動不同 D.地面狀況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亞馬孫平原大量砍伐熱帶雨林,導致全球生態環境變化,反映了
①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②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③地理環境的穩定性 ④地理環境各要素的關聯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根據表所給的氣候資料,判斷該地植物的個體形態特征
A.根系發達,葉小多刺
B.草高樹稀,雨季葉茂,旱季草枯
C.葉片常綠較硬,常被蠟質
D.獨木可成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關于圖中自然帶敘述正確的是
A. D—G—H—K—L自然帶的更替體現了經度地帶性
B. J自然帶的名稱為熱帶草原帶
C. H—J—F自然帶的更替體現了緯度性
D. H—J—F的地域分異以水分差異為基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地域差異的產生主要以熱量為基礎的是
A.天山博格達峰從山麓到山頂自然帶有明顯的變化
B.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出現綠洲
C.從連云港坐火車向西到烏魯木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觀的變化
D.從廣州沿京廣鐵路坐火車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觀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麓是熱帶景觀,山頂終年積雪。這樣的景觀變化體現了
A.緯度地帶性規律 B.經度地帶性規律
C.垂直地帶性規律 D.非地帶性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帶譜示意圖”,四幅圖中山地所處緯度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