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為某年中國發生地質地貌災害次數最多的6個省級行政區。讀圖,回答下題。
該年發生地質地貌災害次數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 大巴山和巫山 B. 太行山和雪峰山
C. 橫斷山和秦嶺 D. 祁連山和唐古拉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在圖所示的山區自然災害鏈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 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C. 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D.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我國防災減災工作的方針是
A. 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 B. 以抗為主,防抗救相結合
C. 以救為主,防抗救相結合 D. 以災后重建為主,防抗救相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工程中,屬于防災減災工程的是
①長江三峽水利樞紐 ②黃河中上游防護林 ③西氣東輸
④沿海防護林 ⑤大亞灣核電站 ⑥加固荊江大堤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地理信息系統在火災監測中的作用是
A. 分析火災的成因 B. 分析火勢的蔓延方向
C. 預測火災的后果 D. 預測火災的發生地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夏威夷群島坐落在太平洋上,距美國本土3000千米,被稱為美國的“海外州”,在公元四世紀左右,一批波利尼西亞人到此定居,給這島嶼取名“夏威夷”,意即“原始之家”。
夏威夷是著名的旅游勝地,那里有美麗的海濱、宜人的氣候、奇特的火山景觀,還有其他多彩的自然風光,是世界一流的旅游勝地,每年有4000多萬游客慕名而至。
(1)美國是跨大洲的國家,夏威夷群島散布在太平洋上,是___________洲的組成部分。
(2)根據旅游景觀的本質屬性,通常將旅游資源劃分為___________景觀和__________景觀。夏威夷群島屬于____________景觀。
(3)夏威夷群島因其多彩、獨特的自然風光而區別于其他旅游資源,這反映了旅游資源具有___________性、多樣性的特性;島上建有許多游樂場以供旅游者休閑、娛樂,這反映了旅游資源具有____________性的特性;島上的冒納羅亞火山遺跡產生于遙遠的地質年代,這反映了旅游資源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
(4)開發旅游資源,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功能。表現在美學價值、_________價值、歷史文化價值、____________價值。
(5)距離夏威夷較近的居民,其出游率高于距夏威夷較遠的地區,這反映出__________的吸引半徑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1、圖2及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資料:舟曲縣位于甘肅省南部,縣城坐落在三眼峪溝(流域最高點海拔3828m,最低點海拔1340m)和羅家峪溝(流域最高點海拔3794m,最低點入河口處為1330m)等峽谷的交匯處,其附近的地質構造十分復雜。從巖性上看,巖層比較破碎、松軟,風化程度很高。人口的增長,使這里的開發不斷加劇。此前舟曲還是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該地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不足200mm。2010年8月8日,在40分鐘內降水高達97mm,暴雨形成強大洪水依次沖毀了兩條溝內的天然碎石堆和人工攔擋壩,引發了突發性特大泥石流災害的發生。
(1)依據圖文資料,分析甘肅舟曲縣發生泥石流災害的主要原因。
(2)根據泥石流逃生示意圖分析,當泥石流發生時,在泥石流的流經區和堆積區的游客應該如何正確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1和圖2,回答下列問題。(10分)
位于黃土高原深處、兩省交界附近的黃河壺口瀑布,地處黃河中游河段,其流向與該河段的整體流向一致。
(1)圖中照片的拍攝者此時正位于________。ê喎Q)境內。
(2)從成因上看,壺口瀑布主要是___________(內力/外力)作用的產物;從表現形式上看,它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結果。
(3)依據圖中信息可知,壺口瀑布的旅游開發條件中最不利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說明圖中旱災分布區出現災害的季節及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5)指出減輕旱災對該區域影響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北京市東城區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圖中的A和B兩個地區是我國水旱災害發生頻率較高的地區。閱讀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國西南部分地區持續少雨,氣溫偏高,遭遇嚴重旱災。長期溫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貴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北部和東南部出現重度以上氣象干旱,對群眾生活、農業生產、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極大影響。
材料二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國治淮60周年紀念大會在安徽召開;春恿饔蚴俏覈樗疄暮Πl生頻繁的區域,該地區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災害。
(1)分析導致A圖所示地區2009——2010年發生嚴重旱情的主要原因。
(2)就水系特點而言,分析B圖所示流域多洪澇災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