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沿106.5°E的我國局部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各題。
1.圖中①地形區為( )
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
2.關于②地形區的地貌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B.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崎嶇
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遠看是山,近看成川
3.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地理意義表現在 ( )
A.為農耕區和畜牧區的分界線
B.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
C.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區
D.是長江水系與淮河水系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回答各題。
1.山脈①兩側的地形區分別是( )
A.東側為華北平原,西側為黃土高原
B.東側為東北平原,西側為內蒙古高原
C.東側為內蒙古高原,西側為東北平原
D.東側為黃土高原,西側為華北平原
2.關于四條山脈共同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四條山脈都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上 B.四條山脈都位于兩省交界處
C.四條山脈的東南側降水比較豐富 D.四條山脈兩側的農業類型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110°E以東地區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圖”,完成各題。
1.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為進入雨季的重要參數,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華南地區雨季開始得比江南地區早
B.6月淮河以南地區進入雨季
C.8月江南、華南降雨量少于黃河流域
D.9月我國雨季結束
2.分析我國降水分布特點,不可能由此圖得出的結論是 ( )
A.東多西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南多北少 D.降水季節變化北方大于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西南部分地區7月等溫線分布圖”,回答各題。
1.造成①地和②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差異 B.海陸分布
C.地勢高低 D.環流形勢
2.③地氣溫可能為( )?
A.16℃ B.17℃
C.19℃ 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表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烏魯木齊、庫車與東北地區的長春、沈陽比較表,判斷各題。
站名 |
北緯 |
東經 |
海拔(米) |
年較差 (℃) |
平均氣溫(℃) |
||
1月 |
7月 |
年 |
|||||
烏魯木齊 |
43º54′ |
87º28′ |
653.5 |
40.9 |
–15.2 |
25.7 |
7.3 |
長春 |
43º54′ |
125º13′ |
236.8 |
36.9 |
–16.9 |
22.7 |
4.9 |
庫車 |
41º43′ |
82º57′ |
1 099.0 |
33.9 |
– 8.1 |
25.8 |
11.5 |
沈陽 |
41º46′ |
123º26′ |
41.6 |
37.2 |
–12.7 |
24.5 |
7.8 |
1.據表可知,西北地區的氣溫與東北地區的氣溫比較( )
A.全年西北地區比東北地區氣溫高 B.全年西北地區比東北地區氣溫低
C.夏季西北地區比東北地區氣溫低 D.冬季西北地區比東北地區氣溫低
2.造成兩個地區氣溫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緯度的差異 B.海拔高度的差異
C.日照時數和地形類型的不同 D.太陽高度角的不同
3.烏魯木齊比長春氣溫年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氣候的大陸性強 B.氣候的海洋性強 C.海拔比較高 D.海拔比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地區等降水量線分布圖。讀圖,回答各題。
1.①地降水豐富的原因是( )
A.位于沿海地區,且有暖流經過
B.處在東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C.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氣團長期在此地交匯,多鋒面雨
2.關于②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西氣東輸工程的起點
B.重要的棉花產區
C.我國地勢最高的大盆地
D.地表土是紫色土
3.根據等值線分布規律和該地地形,判斷A等值線的數值是( )
A.50 B.200 C.400 D.8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埃及友人來我國參觀上海世博會。飛機在開羅時間(東二區)早晨6時起飛,在北京時間22時抵達浦東國際機場,這架飛機大約飛行了( )
A.10小時 B.12小時
C.14小時 D.16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從29°30′N、105°E,穿越地心到地球另一端表面,共用去5個小時,到達地表時,當地時間為11月28日2時。求從29°30′N、105°E(原地)出發時的北京時間是( )
A、11月27日21時 B、11月28日21時
C、11月27日9時 D、11月28日10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由圖甲可知,我國地勢的總特征是 ,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我國河流流向的影響是 。
(2)在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上,分布著不同的地形區。下面地形區中,位于第三級階梯上的有( )(2分)
A.青藏高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 C.黃土高原 D.華北平原
E.四川盆地 F.東北平原 G.南嶺
(3)我國地形類型齊全,復雜多樣。如圖乙所示,我國各種地形類型中,比重最小的是 ;圖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類型是 。
(4)習慣上,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我國山區面積廣大,資源豐富,在發展 、 等方面,往往具有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西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我國西部沿東經87°30′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①是 山脈,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它的成因是 。(2分)
(2)③所示的地形區名稱為 ,它的主要地形特征是 。(2分)
(4)④代表的地形區名稱是 ,其內的 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2分)
(5)⑤代表的地形區名稱是 ,其內有著名的 油田。(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