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三第二次模擬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努力開發利用包括風能在內的新能源,是今后“低碳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
1.風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地轉偏向力的作用 B.氣壓梯度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作用 D.空氣對流的作用
2.關于造成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風力資源豐富的原因敘述,不正確的是
A.晝夜海陸溫差顯著 B.冬夏季風風力強盛
C.低緯信風影響顯著 D.常受熱帶風暴影響
3.我國西北內陸風力資源豐富,其原因是
A.冬季寒潮頻頻侵襲 B.森林草原破壞嚴重
C.中緯地區氣候變暖 D.印度低壓穩定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三第二次模擬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甲乙丙丁四國有關特征圖后,回答。
1.與甲乙丙丁四國最相符合的是
A.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索馬里
B.澳大利亞、索馬里、日本、印度
C.日本、印度、索馬里、澳大利亞
D.索馬里、澳大利亞、日本、印度
2.圖中箭頭所示,最有可能的是
A.①表示勞動密集型工業的轉移 B.②表示資源或能源的輸出
C.③表示資金或技術的輸出 D.④表示資金密集型工業的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三第二次模擬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內蒙古地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0分)
產業區位作為產業活動的空間位置,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綜合影響。
遼闊的大草原和豐富的礦產資源,深刻影響著內蒙古自治區的產業分布。內蒙古各族人民正充分利用有利的資源條件,努力克服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共同建設幸福美好的社會主義新家園。
26.內蒙古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礦產資源是 。其東西部干濕差異,體現出
地帶性規律。
27.內蒙古地區森林資源豐富,亞寒帶針葉林(紅松)主要分布在 。
A.陰山山脈地區 B.大興安嶺地區
C.黃河河套地區 D.長城沿線地區
28.經過多年努力,內蒙古產業結構已經得到優化,目前其產業特色是 。
A.能源工業和乳畜產品加工業 B.甘蔗制糖業和棉毛紡織工業
C.森林造紙業和家具制造工業 D.金屬冶煉業和重型機械工業
29.自然災害的分布有明顯地域分異現象,內蒙古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 。
A.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B.洪澇、伏旱和倒春寒[來源:學?。網]
C.大風、寒潮和雪災 D.臺風、暴雨和風暴潮
30.20世紀80年代以來,內蒙古沙塵暴出現的概率明顯增多,其人為原因是 、 。為減輕沙塵暴危害,內蒙古可采取的措施是(多項選擇) 。
A.修建水利灌溉工程 B.營造“三北”防護林
C.退耕還林植樹種草 D.休牧輪牧建人工草場
31.熱情豪放的蒙古族同胞經常舉辦富有民族特色的草原節慶活動。下列活動中間,蒙古族同胞最喜愛的是
A.潑水節 B.那達慕 C.中秋節 D. 三月街民族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三第二次模擬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大氣作用圖和上海熱島效應圖,回答問題。(12分)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離不開大氣,厚厚的大氣層削弱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它是地球的遮陽傘和保溫被。
32.通過平流層的 和對流層的 和 ,大氣大量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和紅外線。
33.A、B兩種輻射中,表示短波輻射的是____________。
34.上海與拉薩緯度位置相近,其中年太陽輻射較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__,年平均氣
溫較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
35.零碳館是我國參加世博會的特色之一,太陽能是館內各種設施運轉的唯一能源,世
博會期間該館利用太陽能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夏,影
響該館太陽能利用的常見天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夏季,上海市區氣溫比郊區農村高,形成城市熱島,這種現象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
的結果,其中主要原因是 。
要減輕城市熱島現象,除對城市科學規劃外,最有效的措施增加 面積和
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三第二次模擬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西亞地區圖,回答問題(14分)
西亞地區自然環境嚴酷,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西亞各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也經常引發國際間的沖突。但西亞又是世界石油寶庫,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地區。
37.西亞地理位置重要。圖中A處是 海,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此海域未來發展的趨勢是 。
38.阿拉伯半島以 氣候為主,其成因是 。
39.圖中B、C、D三海區中,鹽度最高的海區是 ,其鹽度高的原因是
。
40.西亞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產地,其出口的石油主要輸往 、
和 。
41.西亞石油輸出以海運為主,在各種運輸方式中海運的優勢是 。
42.部分西亞產油國中,來自外國的勞動人口超過本國人口,這種現象稱為人口的_______________遷移。
43.水是西亞地區極為寶貴且數量有限的自然資源,對水資源的爭奪,加劇了西亞各國間的沖突。西亞地區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三第二次模擬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相關圖表,回答以下問題。(17分)
2010年以來,全球強震頻頻發生,尤其是海地發生的7.3級地震帶來了極其嚴重的人員傷亡,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約10千米,震中距海地首都太子港15千米,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塊與北美板塊交界處,本次地震主要是由于沿著這兩大板塊斷層處引起。
44.從今年發生的各次地震的位置來看,這些地震主要集中在 地震帶及
地震帶的范圍內。其中發生在日本及臺灣的地震主要受 板塊 和 板塊作用形成的。
45.根據材料,分析海地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是
46.請根據材料,簡單敘述海地地震的原因
。
47.下列自然災害與地震關聯較強的是( )
①臺風 ②泥石流 ③ 滑坡 ④海嘯 ⑤寒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48.海地地震發生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9.圖中字母a所示洋流為 流(名稱),該洋流對流經沿岸地區起到了
的作用。字母b所示是 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50.下列關于地震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距離震中一樣遠的地方,地震烈度都相同
B.地震發生時,地面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C.震級升高2級,相應的能量就增加約60倍
D.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烈度各地不同
51.地震發生時,正確的應急避震方法是( )(多項選擇)
A.震時立即沖出房屋,跑到安全的地方
B.在室內避震時,選擇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
C.在室外避震時,選擇高大結實的建筑物旁最為屏障
D.身體應采用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三第二次模擬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相關圖文材料,其中圖一為紐約所在的北美局部地區示意圖,圖二為冰島輪廓圖,回答問題。(13分)
從美國紐約爆發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其中北歐國家冰島更是深受其害,冰島位于格陵蘭島與英國之間,是處在北大西洋的島國,該國總理哈爾德坦言本國面臨“國家破產”危機,他建議國民自行捕魚來節省糧食開支
52.紐約所在的美國東北部的農業帶是 ;而上海所在的長江三角洲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造成兩地區農業的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53.圖一所示區域是美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請簡述其主要地理原因
54.被稱為美國“汽車城”的是圖中 (填字母),其形成的主要條件
55.冰島國內火山眾多,該國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 ,其成因是
56.我國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尤其是外向型經濟為主的珠三角地區,下列可以作為我國珠三角應對這次危機的措施有( )
①國家政策支持 ②提高自我創新能力,大力發展企業的核心技術 ③大量解聘工人 ④關門歇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7.為應對金融危機,冰島總理提出了“國民自行捕魚來節省糧食開支”的建議。請從冰島自然地理環境分析該建議提出的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三第二次模擬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上!八膫中心”建設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4分)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開始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三大產業結構發展不斷趨于合理。為適應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上!笆晃濉卑l展的主要正在加緊建設4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大飛機工程、迪斯尼樂園等項目落戶上海,又為上海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增添了新的增長點。
58.上海獨特的區位優勢、良好的地理位置、廣闊的經濟腹地、堅實的區域基礎為“四個中心”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表現為:
59.20世紀90年代以前,上海產業結構的基本問題是
60.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產業調整變化是 ,目
前三大產業比重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61.目前,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已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四個中心”中,屬于現代
服務業的有 。
62.上海加快“四個中心”的好處是
63.上海“四個中心”中,辦好世博會將有利于促進 中心的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三第二次模擬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某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示意圖,回答問題。(10分)
自轉和公轉是地球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它決定了太陽輻射在地球上的時間變化和緯度分布,給地球環境和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一系列的影響
64.當地的緯度約是 ;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當地水平運動的物體其運動方向出現的偏向是 。
65.當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陽高度約是 ,北京晝夜長短狀況是 ;地球上出現極夜現象的范圍是 。
66.當日,該地與北京一定共有的地理現象是(多項選擇) 。
A.自轉線速度相同 B.自轉角速度相同
C.日出時刻相同 D.日落時刻相同
E.區時相同 F.季節相同
G.氣候類型相同 H.天氣狀況相同
67.此時,地中海沿岸氣候特征是 ,北印度洋海區洋流流向是
,我國江淮地區常見的天氣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上海市盧灣區高三第二次模擬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相關圖示,回答問題。(10分)
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自2009年以來,我國多地區發生了較為嚴重的干旱,尤其今年在我國西南地區發生了百年一遇的嚴重干旱,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圖一 圖二
68.圖一是我國2009年2月的全國旱災分布圖,從圖中來看干旱最嚴重地區集中在我國河北、陜西、 、 省區。華北地區嚴重干旱區域最為廣泛,其主要原因是
。
69.造成同一種自然災害危害程度地域差異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災害的強度不同 ②自然災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層中
③個人對災害的應急反應不同 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0.圖二是我國自然災害區劃圖,Ⅳ地區由于地形多山地且巖層破碎,夏季降水較為集中,因而相比其他地區而言, 災害要明顯較多。
71.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
生活意義重大。下列工程中,屬于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的是( )
①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 ②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③修建“西氣東輸”管道 ④在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興建廣東大亞灣和陽江核電站 ⑥加固長江、黃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72.今年以來,西南地區形成的嚴重干旱已造成190億元的經濟損失,目前旱情仍在持續,據專家分析,本次嚴重旱情主要是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加劇,造成海洋季風無法登陸形成降雨,請你針對這一原因,談談你如何在個人生活中,以自己的實際行為來減少上述災害的出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