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我國推動東、西部協調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②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
③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沖擊
④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北方某地區的部分資料回答1-2題
年份 |
森林覆蓋率 |
耕地面積 |
年降水量 |
氣溫年較差 |
河流含沙量 |
糧食均畝產 |
糧食總產量 |
1985年 |
19% |
333km |
520mm |
38℃ |
10% |
205 |
1.025億kg |
1995年 |
10% |
478km |
450mm |
42℃ |
35% |
135kg |
0.975億kg |
1.上述資料表明導致該地區近十年來糧食平均畝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還牧”的面積增大 B.毀林開荒現象嚴重
C.氣候發生異常,出現水旱災害 D.人口增長過快
2.針對該地區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A.退耕還林 B.退耕還牧 C.退耕還湖 D.修建水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下圖回答1-2題
1.若圖中的①、②、③分別代表某國的產業結構,則下列敘述正確地是:
A.我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產業結構可能是①→②→③
B.①屬工業發達國家90年代的產業結構
C.②、③屬于旅游業發達的國家
D. ③國第一產業占20%,第三產業占50%
2.若圖中的①、②、③分別表示某工業布局影響因素的比重(市場、動力和原材料因素比重)則①、②、③所代表的工業其主導因素與圖中相符的是:
A.①有色金屬冶煉廠 ②糕點廠 ③棉紡織廠
B.①制糖廠 ②煉鋁廠 ③面包廠
C.①鋼鐵廠 ②電子裝配廠 ③服裝廠
D.①水產加工廠 ②啤酒廠 ③石油加工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表是我國某城市郊外四種農作物生產、運費與市場價格資料,分析后完成1—2題。
作物 項目 |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薯 |
市場價格(元/千克) |
30 |
20 |
12 |
6 |
生產成本(元/千克) |
15 |
12 |
6 |
2 |
運費(元/千克·千米) |
3.0 |
2.0 |
0.5 |
0.2 |
單位面積產量(千克) |
20 |
15 |
4 |
10 |
1.該城市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黃土高原 C.湟水谷地 D.山東丘陵
2.四種農作物中,單位面積產量利潤最小的農作物是:
A.花卉 B.蔬菜 C.稻米 D.甘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水體之間的相互補給關系示意圖”,讀下圖回答1—3題。
1.若A為長江和洞庭湖的主要補給形式,則A可表示
A、大氣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地表水
2.當洞庭湖與長江存在a所示關系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洞庭湖的通航能力為一年中最大 B、北方大部分地區千里冰封
C、長江處于豐水期 D、江淮地區出現伏旱天氣
3.當洞庭湖的面積縮小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所示流量增大 B、b所示流量增大
C、a、b所示流量都減小 D、a、b所示流量無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造成田納西河流域植被破壞的原因不包括
A、擴大耕地面積 B、修建水庫
C、獲取煉銅用的木炭 D、礦山開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田納西河流域早期由煉銅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表現為
A、光化學污染 B、酸雨 C、噪聲污染 D、固體廢棄物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下圖,回答1-2題:
1.有關P所處地形區內自然資源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氣候資源優越,區域組合好 B.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
C.金屬礦產資源豐富 D.水能資源豐富
2.下列四項屬于X地特色景觀的是
A.都江堰 B.坎兒井 C.自流井 D.間歇噴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1~2題。
材料一 按照經濟發展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北方和發展中國家—南方。
材料二 經濟全球化一般是指資本、商品、服務、勞動、信息和人員超越國界、在國際范圍內進行擴散的現象。
材料三 南北方比較表
|
占世界貿易(%) |
|
年份 |
1960 |
1987 |
北方 |
70.3 |
74.5 |
南方 |
29.7 |
25.5 |
|
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 |
||
年份 |
1960 |
1980 |
1992 |
北方 |
80 |
74.6 |
74 |
南方 |
20 |
25.4 |
26 |
|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美元) |
|
年份 |
1980 |
1995 |
北方 |
14944 |
19665 |
南方 |
780 |
968 |
1.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具備的優勢是
①制造業發達 ②資源豐富
③勞動力豐富 ④基礎設施完善,法制健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由材料三可得出:
①南、北方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距在擴大
②北方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大,因此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也大
③南北差距不可能進一步擴大
④世界經濟發展存在突出的不均衡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內蒙古赤峰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三峽水庫蓄水后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是
A.庫區及周圍地區云量減少
B.庫區及周圍地區夏季更加炎熱多雨
C.庫區及周圍地區氣溫年變化增大
D.庫區水流速度減緩,泥沙沉積量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