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豐臺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2為世界某地區局部圖。讀圖2,回答5—7題。
1.圖中
A.導致甲、乙兩地氣候類型差異的主導因素是洋流
B.乙—丙體現以水分變化為基礎的地域分異規律
C.圖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區的干熱程度
D.甲地為熱帶雨林氣候,乙地為熱帶草原氣候
2.丁地的農業地域類型特點為
A.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畜產品大量出口
B.農業與市場聯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邊地區
C.機械化水平高,耕種、放牧、休耕進行輪作
D.農業生產過程精耕細作,農產品的商品率較低
3.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種資源的分布。若人類不合理利用這種資源,將可能會出現
A.海水升溫,溶解二氧化碳減少 B.兩極冰川融化,山地雪線下降
C.大氣逆輻射增強,溫室效應加劇 D.全球氣候變干,物種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豐臺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3為我國某工業區的生產流程模式圖。據圖判斷該工業區
A.主導工業部門是采掘工業 B.區位選擇屬于動力導向型
C.已實現廢棄物的零排放 D.基本實現廢棄物再生資源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豐臺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4為位于我國石林景區的著名景點“阿詩瑪”。讀圖4,回答第9題。
該景區
A.石灰巖廣布,氣候暖濕,典型植被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B.土層薄、土壤貧瘠,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滲漏比較嚴重
C.地貌是由地殼的上升運動、流水的沉積作用形成
D.此景觀最佳觀賞位置為在視野開闊處遠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豐臺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5為某區域同等規模商業網點分布示意圖。讀圖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口密度由東南向西北遞增
B.商業網點的服務范圍與人口密度呈負相關
C.經濟發展水平西北部高于東南部
D.環境人口容量由東南向西北遞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豐臺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6所示地區自古以來就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之說。如今。區域內交通已比較發達。據此回答第11題。
建設新成渝鐵路的重要意義有
①縮短重慶和成都之間的運輸距離,節省運營時間
②有利于完善區域內的交通運輸網
③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的發展
④促進區域內物資、人員的流動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豐臺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綜合題
(36分)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黃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區示意圖(圖9)。
材料二 黃河三角洲地區面積約5000多平方千米,其經濟落后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2009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黃河三角洲將建成能源基地、國家一流的石油化工、鹽化工基地和農業、漁業等為主的綜合農業生產基地。
(1)描述圖中等積溫線的走向,并說明其原因。(8分)
(2)近年來,黃河三角洲面積的增長速度有所減緩。根據黃河流域發展狀況,說明其原因。(6分)
甲地位于濱海平原,乙地位于山前傾斜平原。
(3)分析比較甲、乙兩地土地生產力的差異。(6分)
(4)結合黃河三角洲的自然環境特征,說明確立材料二所述“三個基地”的依據。(10分)
表1:2009年12月26日至31日渤海沿岸某城市氣溫統計數據表
2009年年底渤海開始出現海冰,并發展成為30年來同期最嚴重的冰情。
(5)據表1,指出本次海冰形成的重要自然原因,并分析其對經濟活動產生的危害。(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豐臺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綜合題
材料二:我國局部地區圖(圖15)
(1)指出圖15中,蘭州以上河段河流開發的重點,試簡述其自然原因。(5分)
旅游業是近年來寧夏青銅峽市具有特色和優勢的新型產業之一。本著做大做強旅游業,青銅峽市出臺了《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詳細規劃》。
(2)說出旅游業對青銅峽地區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當地時間2月12日18時(區時),第21屆冬奧會在溫哥華(北緯49°16′,西經123°7′)哥倫比亞體育館拉開帷幕。溫哥華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港口。回答l、2題。
1.溫哥華冬奧會開幕時
A.日本東京正烈日炎炎
B.智利圣地亞哥正旭日東升
C.美國紐約正夕陽西下
D.英國倫敦正處在深夜
2.下列關于溫哥華附近地區自然地理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冬季氣候寒冷河流結冰期長
B.降水主要來自北太平洋暖濕氣流
C.河流徑流季節變化大
D.沿岸寒流使冬季天氣更加寒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今年1月以來,新疆連續遭受強冷空氣襲擊,部分地區出現嚴重寒潮暴雪災害,給群眾生活、交通運輸、農牧業以及旅游業帶來巨大影響。2009年秋季以來,云南溫高雨少,出現特大干旱。進入2010年,干旱迅速發展蔓延,貴州、廣西、四川、重慶、山西、河南、陜西等地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旱。特別是云南、廣西等主旱區的旱情呈發展態勢。讀圖l“2010年2月28日地面天氣形勢圖”,回答3~5題。
1.2010年2月28日以后三天四川、云南、廣西依舊以晴天為主,原因是
A.寒潮過境,天氣晴朗
B.受西伯:利亞、蒙古高壓控制
C.冷鋒鋒前無降水
D.當地空氣中水汽含量少
2.自然災害往往誘發次生災害,西南地區干旱帶來的后果有
①地震 ②森林火災 ③人畜飲水困難
④滑坡 ⑤土壤鹽堿化 ⑥農業減產
A.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⑤⑥
3.做好防災減災,抵御氣象災害的措施有
①利用GPS加強對氣象信息的收集、處理、儲存、分析、應用
②完善監測預警機制
③加強對重大氣象災害發生、發展機制的研究
④利用衛星遙感加強對災害性天氣系統的監測
⑤加強政府對防災減災的組織行為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