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我國古代地理學家曾形容從桂林沿漓江到陰朔一帶的風景為“碧蓮玉筍世界”。據此回答8、9題。
1.“碧蓮玉筍”所描述的地貌為
2.按旅游資源分類,該景觀屬于
A.生物景觀 B.地質地貌景觀
C.氣候景觀 D.風土民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讀圖4回答10、11題。
1.京滬高速鐵路將全線盡可能采用“以橋代路”方式,其目的主要是
A.節約東部地區寶貴的土地資源 B.提高運行速度
C.建立立體交通網 D.縮短運行距離
2.建設京滬高速鐵路的重要意義有
①有利于從根本上緩解鐵路運輸緊張的狀況
②有利于完善綜合運輸體系
③有利于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④有利于加快鐵路現代化進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文綜)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中國東部地區梅雨期起訖等日期線圖和長三角都市圈圖
材料2:梅雨是初夏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天氣現象,它是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帶北移過程中在長江流域停滯的結果,梅雨結束,盛夏隨之到來。這種季節的轉變以及雨帶隨季節的移動,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氣候規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際變化。
材料3: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2010年在中國上海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辦世博會。
1.說出在多年平均情況下,武漢梅雨起始和終止日期。(2分)
2.讀圖說明我國東部沿海省市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氣持續天數長短的分布特點。長江流域的梅雨時節有明顯的年際變化,請簡單分析其原因。(6分)
3.簡述長江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4.請從地理學科角度,分析世博會對上海城市、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8分)
5.簡要分析影響長三角地區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8分)
材料4:長江三角洲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它用約占全國1%的土地,5.9%的人口創造了約占全國近五分之一的國民生產總值。以上海為經濟中心,聚集了江蘇和浙江地區的16個地級以上城市。這個都市群匯集了產業、金融、貿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實力,對于帶動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連接國內外市場,吸引海外投資,推動產業與技術轉移,參與國際競爭與區域重組具有重要作用。
6.長江三角洲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怎樣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1是臺風從東南向西北經過珠江三角洲某地時的風速變化示意圖,回答1—3題。
1.臺風中心什么時候最接近該地
A.14時 B.16時 C.19時 D.22時
2.當臺風逐步接近該地過程中,風向最可能是
A.西北 B.東北 C.西南 D.東南
3.下列關于臺風說法正確的是
①臺風會帶來暴雨和海嘯
②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臺風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
③臺風有百害而無一利
④加強臺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輕臺風災害的重要措施
⑤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可以確定臺風中心的位置,估計臺風強度
⑥及時發布臺風預報或緊急警報,成為減輕臺風災害的重要措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2是位于25°N附近的某小區域簡圖。6月9日北京時間12時40分,A城的太陽高度達一天中最大值,且當日該城于B方向日出,C方向日落。回答4—5題。
1.河流AB段的流向為
A.由西南流向東北 B.由東南流向西北
C.由西北流向東南 D.由東北流向西南
2.針對該區域農業生產過程中所出現的主要生態問題,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減少酸性氣體的排放 B.改良土壤,補充熟石灰,增施化肥
C.禁止陡坡開荒、亂砍濫伐現象 D.節約用水,合理排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觀測研究表明,近30年來我國沿海海平面總體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區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讀圖3回答6、7題。
1.對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A.全球定位系統
B.地理信息系統
C.遙感技術
D.實地勘測技術
2.天津和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不同于其他沿海地區的重要原因是
A.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 B.厄爾尼諾現象引發氣候異常
C.經濟發達,對地下水需求量林 D.地勢低平,海平面上升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圖4各坐標分別表示氣候、地形、河流三種區位因素,箭頭指示方向表示區位條件越來越好。讀圖4完成8、9題。
1.若僅考慮三種因素,區位條件評價正確的說法是
A.B最優
B.H最優
C.F最差
D.D最差
2.若用此圖分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此圖表示聚落區位因素,則B地聚落最有可能呈帶狀分布
B.若此圖表示農業區位因素,則A地需要解決灌溉水源
C.若此圖表示工業區位因素,則E地水運條件最好
D.若此圖表示人口區位因素,則G地人口不可能分布在河谷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選擇題
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讀圖5“某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比較圖”,完成10、11題。
1.有關該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工業化與城市化呈同步增長趨勢
B.城市化進程與工業化水平不相適應
C.屬于發展國家
D.第三階段該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第三產業
2.第三階段該國經濟增長主要產業部門是
①勞動密集型產業 ②資源密集型產業
③技術密集型產業 ④現代服務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綜合題
(36分)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我國局部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
(1)簡述我國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地區分布特點,指出A地年降水量范圍。(6分)
(2)材料一虛線圓內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請說出其主要表現 。(6分)
材料二:材料一中C方框區域放大圖
(3)材料二為所示地區產業轉移示意圖,分析該地區產業轉移的主要特征。(10分)
(4)材料二圖示沿海地區是我國重化工基地,據圖示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有利區位條件。(8分)
(5)分析新疆重視鐵路運輸建設的地理背景條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北京市宣武區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卷(文綜) 題型:綜合題
“墨累——達令盆地混合農業的良性生態系統”示意圖: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澳大利亞農業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