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北京、昆明兩地的旅客流量統計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昆明旅游旺季長是由于 ( )
A.氣候條件較好 B.市場距離較短
C.交通通達性較強 D.接待能力較強
2.兩地客流量差異較大,最主要是由于 ( )
A.氣候環境的差異 B.自然旅游資源的差異
C.人文旅游資源的差異 D.環境容量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2007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我國旅游市場異;鸨Wx“中國重點城市旅游實力比較圖”,有關圖中各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上海、廣州、深圳是發展中旅游城市
B.大連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連、西安的旅游資源類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實力是最強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旅游業持續發展的基礎是 ( )
A.動植物資源的利用 B.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C.保護旅游資源 D.制定旅游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2分)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九寨溝是我國著名風景旅游勝地,是中國唯一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項國際桂冠的旅游勝地。九寨溝“水光浮翠,倒影林嵐”,翠海、疊瀑、彩林、銀峰以及特異的藏族風情,相互交融形成一個令人神往的“神話世界”、“人間仙境”。
九寨溝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為生態旅游區,旅游者蜂擁而至,2000年以來,每年游客量都超過100萬人次!包S金周”里游客塞滿九寨溝,車隊排成了長龍;溝內平地起新樓,客棧、賓館林立,城市化的設施遍布九寨溝;旅游業的興旺使大量的飯店、商場、賓館、旅行社等涌進溝內,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溝管理局的監測結果表明九寨溝的水體已經有富營養化的趨勢,湖泊有沼澤化傾向。
材料二 世界銀行環境部和生態旅游學會給生態旅游下的定義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了解環境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它不會破壞自然,而且它會使當地社區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收益!
(1)九寨溝地處________氣候區,其發展旅游的條件是具有豐富的________景觀和獨特的________風情及他們的傳統文化。(3分)
(2)旅游旺季時,九寨溝景區人滿為患,大大超過了其環境承載量。你認為如何解決這一問題?(4分)
(3)從旅游規劃、環境容量及游客承載量方面兩方面分析九寨溝怎樣開展生態旅游?(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3分)讀華北附近地區圖,回答問題:
(1)鐵路名稱:(2分)A 線, B 線。
(2)圖中①②附近為我國著名的 工業基地。其發展的優勢是:有豐富的 、
、 、 等礦產資源。(5分)
(3)B地區附近發展農業的限制因素是干旱。尤其是在 季最突出,其成因是:
(2分)
(4)華北平原與江南丘陵相比,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因素和不利自然因素是什么?(4分)
有利(2分):
不利(2分):
(5)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相比在發展糧食生產方面有哪些共同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2006年,我國旅游業依舊保持了較快增長。16個主要客源國2006年的入境旅游人數和增長情況如下:
(1)簡述韓國繼續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國的原因。(3分)
(2)簡述旅游業對社會發展的作用。(3分)
(3)現代旅游的特點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4分)2007年8月2日16時30分許,杭州市發生錢塘江潮水卷人事件,30余人被潮水卷走,其中22名落水者隨后被救起,12人遇難,遇難者都是外地人。閱讀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錢塘潮被稱為“天下第一潮”,試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2)影響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錢塘江潮水卷人事件主要是受哪個因素的影響?(4分)
(3)從安全的角度考慮,欣賞錢塘江大潮宜 ( )(2分)
A.選擇合適的位置 B.選擇觀察時機
C.抓住景觀特點 D.以情觀景
(4)你認為當地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1分)泰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山,號稱五岳之首。其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云海玉盤被譽為四大奇觀。下圖為泰山旅游線路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從旅游資源的類型來看,泰山屬于哪種類型?2分
⑵從山體的高度來看,與我國中西部地區的許多山峰相比,海拔只有1500多米的泰山很不突出,然而它卻能位列五岳之首,也是歷代帝王封禪次數最多的,依據你學過的知識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4分
⑶從圖中可以看出,泰山上修建了多條登山索道。然而這一工程卻引發了諸多爭議,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圖表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11分)
(1)圖中 A、B 所在區域為 區。
(2)C、D 區的交界線上有 山脈、阿爾金山脈和 山脈。
(3)A、B 間以 為界,自然環境差異明顯。
(4)A與C相鄰處的溫度帶為 帶,B與C相鄰處的干濕地區屬于 地區。
(5)表中數據分別為我國四個地區四座城市的氣候資料,他們與圖中序號的對應關系是:A , B , C ,D—④。
(6)C區與其他地區相比,夏季氣溫最突出的特點是 ,形成這種氣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吉林省2010-2011學年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據統計,僅近5年來,我市平均每年維修更換的破損廢舊路燈就達5500余盞。一年更換下來的廢舊路燈中汞的總含量約為76000毫克。由于路燈部門采取措施得力,截至目前,我市沒有發生一起因路燈有毒金屬而引起的環境污染或中毒事件。據此回答1~2題。
1.廢舊路燈造成的污染主要屬于 ( )
A.大氣污染 B.水污染
C.固體廢棄物污染 D.放射性污染
2.我市采取的得力處理措施可能是 ( )
A.填埋 B.回收再處理
C.壓縮作建筑材料 D.生物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