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既屬于我國東部季風區,又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上的地貌單元有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東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下列省級行政區與三個經濟地帶對應正確的是
A.吉林、遼寧、浙江——東部經濟地帶 B.河南、陜西、西藏——西部經濟地帶
C.江西、福建、上海——東部經濟地帶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經濟地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經濟原因是
A.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農業基礎薄弱
C.水土流失嚴重 D.自然資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承轉全球IT產業轉移的路徑圖”(左圖)和“IT產業全球化競爭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圖”(右圖),回答題。
1.左圖中,我國承轉全球IT產業轉移的路徑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長江三角洲 C.環渤海地區 D.閩南地區
2.IT產業全球化競爭的金字塔模型中,c是指
A.制造和研發環節 B.品牌和核心技術環節
C.加工和組裝環節 D.市場和運輸環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勞動力在產業間轉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第一產業中將逐漸減少 B.在第二產業中將逐漸增加
C.在第三產業中將先增后減 D.在每個產業中都是逐漸增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下表反映了50年來科爾沁沙地重心移動的情況。據此回答題。
年份 |
1949 |
1955 |
1960 |
1970 |
東經 |
121.97 |
121.93 |
121.94 |
121.88 |
北緯 |
43.57 |
43.51 |
43.54 |
43.59 |
年份 |
1978 |
1985 |
1990 |
1995 |
東經 |
121.86 |
121.75 |
121.80 |
121.71 |
北緯 |
43.63 |
43.80 |
43.68 |
43.84 |
1.從整體上看,科爾沁沙地重心的移動方向
A.向西北方向移動 B.向東北方向移動
C.向東南方向移動 D.向西南方向移動
2.導致科爾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現連片發展趨勢的主要原因是
A.農牧交錯帶過度墾殖 B.過度樵采破壞固定沙丘的植被
C.牧區嚴重超載放牧導致草場退化 D.水資源利用不當,浪費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西部內陸兩地景觀示意圖,回答題。
1.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過渡開采地下水導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
B.由于干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為中心的地區農牧業活動較多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2.在乙地區,可能反映該地區綠洲萎縮的現象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
C.土壤鹽堿度升高 D.生物生產能力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不屬于防治荒漠化內容的是
A.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 B.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退化
C.遵循以“治理為主,預防為輔”的方針 D.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最主要的是因為濕地具有什么功能
A.調節氣候 B.美化環境
C.凈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護生物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唐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地理試題 題型:選擇題
讀下圖,完成題。
1.當長江處于汛期時,與以上哪副圖情況最相符
A.甲 B.乙 C.丙 D.無法確定
2.2003年下半年以后,圖中水文站觀測的長江流量比以往要穩定許多,最主要原因是
A.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建設的好,水土流失大大減少
B.洞庭湖退耕還湖,水面面積大大增加
C.1998年長江大洪水后,人們的防洪意識明顯增強
D.長江三峽大壩的修建與水庫的蓄水
3.流經水文站的江水
A.不能補給鄱陽湖 B.不能補給洞庭湖
C.沒有冰川、降雪融水補給 D.不能參加陸地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