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學年高三9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我國98°E以東某地氣溫、降水量與高度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
1.該地最可能為 ( )
A.天山山脈 B.祁連山脈 C.橫斷山脈 D.長白山脈
2.圖中A處的氣候類型可能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學年高三9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青藏高原是一種特殊的高原氣候,但利用大棚技術使得拉薩的瓜果蔬菜供應充足。完成9、10題。
1.拉薩利用大棚技術種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當地的 ( )
A.光照條件 B.熱量條件 C.水分條件 D.土壤條件
2.拉薩原來不產西瓜,引種后發現,直接“鋪”在地上生長的西瓜生長不好,只有將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掛”著才能結果。西瓜“掛”著的原因是 ( )
A.可以減少葉子對西瓜的遮掩,增強光照,促進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體空間,節省土地、節省大棚面積,減少農業投入
C.土壤的濕度不夠、干燥,直接“擱”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發
D.大棚內的地面溫度比空氣溫度低,不利于西瓜的發育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學年高三9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某省區氣溫年較差(單位:°C)分布圖,回答11—13題。
1.圖中省區北部的氣溫年較差高于南部,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緯度
C.洋流 D.海陸位置
2.圖中①②兩地緯度相同,但氣溫年較差卻不同,其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經度
C.河流 D.海陸位置
3.關于該省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主要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B.玉米是主要的糧食作物
C.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
D.夏季會受到伏旱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學年高三9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我國某種主要農作物不同省份的農時圖,其中時間為該農作物最遲的播種和收獲時間;卮14~16題。
1.該農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棉花 B.水稻 C.玉米 D.小麥
2.據圖分析,與相近緯度相比,M省區該農作物生長的有利因素是( )。
A.海拔高,年溫差大
B.晴天較多,太陽輻射強
C.日照時間長,溫度高
D.南部河谷地區雨熱同期
3.在該農作物收獲期內N省最可能遇到的氣象災害是( )。
A.連續降水帶來的洪澇 B.臺風肆虐
C.寒潮頻繁來襲 D.受副高溫控制下的伏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學年高三9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農牧交錯帶是指以草地和農田大面積交錯分布為特點的生態系統,我國農牧交錯帶面積達81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圖所示區域內。據此回答17-19題。
1.圖1所示農牧交錯帶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圍是( )。
A.150mm~300mm B.300mm~450mm
C.450mm~ 700mm D.700mm~ 850mm
2.圖2所示農牧交錯帶經濟發展的障礙,不包括( )。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現代地殼活動強烈,地質災害頻發
C.森林資源豐富,為我國第二大林區 D.開荒種地,水土流失加劇
3.圖3所示農牧交錯帶的生態與生產功能是( )。
①東部農耕區的生態屏障和畜產品供應基地 ②東部農耕區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糧食供應基地 ③西部牧區的水源涵養帶和飼草料供應基地 ④西部牧區的水源涵養帶和重要糧食供應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學年高三9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右圖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20—22題。
1.圖中所示谷地是( )。
A.渭河谷地 B.漢中谷地 C.汾河谷地 D.黃河谷地
2.圖中河谷地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
A.冬小麥、谷子
B.馬鈴薯、谷子
C.水稻、春小麥
D.水稻、冬小麥
3.整治A省區主要環境問題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小流域綜合治理 B.大面積植樹造林
C.合理排灌 D.修建水利樞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學年高三9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構想中的蘭(州)廈(門)鐵路及沿線地區圖,完成23—25題。
1.導致A、B兩地氣溫年較差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地形 C.海陸位置 D.夏季風
2.蘭廈鐵路沿線
A.重慶一廈門段鐵路大致為西南~東北走向
B.跨地勢第三級階梯
C.自西向東河流徑流年際變化逐漸減小
D.均位于季風區
3.下列關于該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地地面沉降嚴重 B.圖示河流在春季輸入D湖的泥沙最多
C.E地水土流失嚴重 D.C地沙漠化現象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學年高三9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題。(10分)
材料一 我國目前部分優勢商品糧基地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 中國糧食流通格局正呈現出“北糧南運”、“中糧西運”的態勢,糧食生產地域重心發生了由南向北、由東向中的逐漸轉移。
(1)比較甲、乙、丙三個商品糧基地,并填表:( 4分)
地區 |
優勢條件 |
限制性因素 |
甲 |
|
|
乙 |
夏季光熱充足、 晝夜溫差大 |
|
丙 |
|
旱澇災害頻繁 |
(2)南方部分地區,如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為商品糧基地地位下降.其自然原因
是:(1分) 。
社會原因:(2分) 。
(3)簡要說明“中糧西運”對西部地區的積極意義:(3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學年高三9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根據材料和我國某地區略圖,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圖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氣溫-12.O℃,7月平均氣溫24.5℃。
(1)簡述流經A地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3分)
(2)分析圖示區域西北部發展種植業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
(3)圖示地區東南部適宜發展的農業類型是什么?說出適宜發展該種農業類型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四川省2010-2011學年高三9月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 (A圖——我國某地等高線圖,B圖——我國某地七月等溫線分布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8分)
(1)試說明B圖中①和③之間等溫線的分布特點和原因。(4分)
(2)A圖中104°E~108°E與
28°N-32°N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是什么?其危害主要是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