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的①、②分別表示不同季節洋流的流向,讀圖回答1-2題。
1.關于圖中洋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洋流②反映出該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B.洋流③、④的性質都是寒流
C.洋流③為受東南信風影響形成的風海流
D.洋流④使沿岸地區形成了溫帶荒漠
2.當圖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為①所示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開普敦正值溫和多雨的季節
B.自西向東穿過直布羅陀海峽的船只順風順水
C.夏威夷高壓強盛
D.亞歐大陸等溫線向高緯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示意某區域某月一條海平面等壓線,圖中M,N,Q地氣壓高于P地。讀圖,完成1~2題。
1.N地風向為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
2.當M地月平均氣壓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巴西高原處于干季 B.尼羅河進入豐水期
C.美國大平原麥收正忙 D.我國東北地區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依據圖中信息回答1~2題
(圖中圓圈大小表示貿易總額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進口。)
1.下列關于甲、乙、丙三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乙、丙三國的貿易進出口構成均為進口大于出口
B.三國出口產品都以農副產品為主
C.甲、丙間貿易額大于甲、乙間貿易額
D.甲、乙、丙三國之間都有陸地部分相連
2.甲、乙、丙三國,圖中所示區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
A.糧食作物都以水稻為主 B.均有本國最大的工業基地
C.均為雨熱同期 D.都有本國最大港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某物資在國際貿易中的流向為: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是俄羅斯、加拿大、瑞典、剛果、巴西等國;主要進口國是美國、日本、中國和西歐諸國。據此回答:
據進出口國家和地區判斷,該物資屬于( )
A.森林資源 B.玉米小麥 C.石油資源 D.水力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為世界部分地區等干燥度線分布圖,干燥度即可能蒸發量與降水量之比。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4條等干燥度線的數值關系是( )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2.圖示地區,最具開發潛力的新能源是( )
A.太陽能 B.石油資源 C.核能 D.水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自英國向東到波蘭境內是歐洲西部的工業密集地帶
B.自英國到俄羅斯氣候類型依次是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
C.自英國到俄羅斯一帶人口密度小于北歐和南歐
D.英國至俄羅斯一帶的河流由于地勢東高西低,流向多為自東向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2010年3月以來,北太西洋極圈附近的冰島發生太規模火山噴發.火山灰蔓延歐洲航空業蒙受重大損失。圖為火山噴發圖片。回答1~2題。
1.導致冰島火山灰蔓延到歐洲上空的氣壓帶和氣流是
A.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 B.副極地低氣壓帶和西風
C.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北風 D.副極地低氣壓帶和東北風
2.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帶在地球圈層中遷移的順序是
A.大氣圈一水圈、生物圈一巖石圈
B.巖石圈一大氣圈一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一大氣圈一巖石圈
D.水圈、生物圈一巖石圈一大氣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比例尺為十萬分之一的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2)山脊線E的走向大致為________。
(3)圖中有一陡崖,其相對高度H的范圍是
A.100m≤H<300m B.100m≤H<200m
C.200m≤H<300m D.100m<H≤300m
(4)若站在山頂A和山頂B上,能看到河流上D處小船的是________山頂。
(5)圖中所繪乙.丙兩支流中,事實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支流。
(6)若將小河甲的水引向療養院,圖中兩條規劃路線①、②中,比較合理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日本河流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日本河流眾多,大多發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區年降水量多達3000毫米,而面臨日本海的地區與瀨戶內海沿岸地區年降水量較少。
(1)從河流的長度、流域面積、水流速度、流量季節變化等方面,歸納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說明日本河流在航運、水能利用方面的價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徑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水資源卻顯得較為緊張,原因又是什么?
(4)瀨戶內海沿岸地區河流在冬、夏季節的降水補給均比較少,解釋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圖和材料,完成有關問題。
材料一: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和法國有關專家經過考察,發現寧夏北部、賀蘭山東麓地區的小氣候十分適合優質葡萄的生長。
材料二 Q、R兩地氣候資料對比
地點 |
海拔高度 (米) |
1月均溫 (℃) |
7月均溫 (℃) |
1月降水量 (mm) |
7月降水量 (mm) |
年降水量 (mm) |
年日照時數 (小時) |
R |
201 |
2.6 |
20.7 |
54.1 |
60.6 |
824.5 |
1975.3 |
Q |
1111 |
-8.4 |
23.3 |
1.2 |
42.2 |
193.7 |
2975.7 |
(1)每年初冬和早春,黃河在P河段會發生________現象, 容易產生決堤泛濫。簡述P河段出現該現象的原因。
(2)簡述法國R地一月份均溫比寧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3)與法國葡萄園相比,請說出賀蘭山東麓地區發展葡萄種植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條件。
(4)如果大量利用豐富的黃河水資源在賀蘭山東麓地區發展120萬畝葡萄生產,可能對本地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產生哪些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