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2010-2011學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分析位于520S附近某地區的相關等值線圖,回答問題。
⑴簡析該區域東西兩側降水差異及原因。(4分)
⑵簡析該區域氣溫分布規律及原因。(3分)
⑶根據圖中資料分析A、B兩點氣溫差異及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2010-2011學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7分)2008年7月參加國際地理奧賽的中國選手將對圖示區域(見圖14)進行模擬野外考察比賽,請你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和他們一起完成下列問題。
(1) 出發前,中國隊員從網上查到: 圖中所示的天氣系統正在向正東方向運動,預計72小時將完全從B城過境,請你幫助他們預測B城未來72小時的天氣變化過程。(4分)
(2) 來到C城市,隊員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該城市街道兩旁的路燈多是風力發電不是太陽能發電,請你從地理的角度解釋其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2010-2011學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2分)泛亞鐵路(新加坡至昆明)將是聯系東盟和中國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的已有鐵路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鐵路有東、中、西三個方案,如表3和下圖所示。
表3泛亞鐵路待建線路三個方案的比較(單位:千米)
方案 |
經過主要城市 |
鐵路總長度 |
需新建鐵路 |
東線 |
曼谷—金邊—胡志明市—河內—昆明 |
5520 |
433 |
中線 |
曼谷—萬象—昆明 |
4180 |
1245 |
西線 |
曼谷—仰光—昆明 |
4321 |
1017 |
(1)東盟國家首選東線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4分)
(2)分析該區域不利自然條件對昆曼公路(中線方案)建設的影響,并列舉兩例修建該公路可能給沿線地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青銅峽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人口增長模式轉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環境狀況的改善 B、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顯降低 D、死亡率明顯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青銅峽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國內人口遷移的特點是( )
A、規模比較小,頻率比較低 B、規模比較大,頻率比較高
C、規模比較小,頻率比較高 D、規模比較大,頻率比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青銅峽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木桶效應”說法正確的是 ( )
A.木桶容納水量的多少取決于長的桶板
B.木桶容納水量的多少取決于短的桶板
C.如果桶板代替資源,則長的板決定了人口的容量
D.地球上人口的容量決定于人類自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青銅峽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區是( )
A.商業區、文化區、交通區 B.工業區、農業區、商業區
C.行政區、倉庫區、娛樂區 D.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青銅峽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我國某省區分布的城市有三類:①省會,②地級市,③縣和縣級市,其數目多少關系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青銅峽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城市等級的劃分能用來指導( )
A、行政區劃分、商業網點布局、農田規劃
B、確定城市規模和發展方向
C、商業網點布局、區域規劃、城市建設
D、區域規劃、行政區規劃、工業布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寧夏青銅峽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世界城市化進程發展最快的時期是( )
A、產業革命以前 B、產業革命到20世紀初
C、二戰期間 D、二戰結束至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