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亳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10是“工業區位選擇模式圖”,其中線段長短表示影響程度的大小,下列情況與甲、乙、丙、丁四圖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電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電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電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電子、制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亳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11為“某跨國公司對部分國家使用該公司產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調查統計圖”,經過調查決定在中國北京投資建廠。回答19~20題。
1.生產該產品的工廠可能是 ( )
A.自行車廠 B.汽車制造廠
C.彩色電視機廠 D.手表廠
2.選擇在中國北京建廠的原因是 ( )
①接近原料和零部件產地 ②水源、動力充足
③勞動力價廉質優 ④市場前景廣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亳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比較我國主要運輸方式的運量和速度的關系,回答第21題
圖12中數字所代表的運輸方式為 ( )
A.①水運、②鐵路、③空運、④公路
B.①公路、②鐵路、③空運、④水運
C.①鐵路、②水運、③空運、④公路
D.①公路、②水運、③空運、④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亳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13,分析影響寧西鐵路建設的主要區位因素 ( )
①合理布局交通網 ②促進沿線及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③先進的科學技術 ④有利的自然條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亳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14是“人類社會與環境關系模式圖”。讀圖回答23~24題:
1.人地關系中“環境反過來作用于人類社會”體現在圖中的 ( )
A.①箭頭中 B.②箭頭中
C.③箭頭中 D.④箭頭中
2.人類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處理好發展與環境的關系,這符合 ( )
A.共同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C.公平性原則 D.公開性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亳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15為“循環經濟模式圖”。回答第25題。
下列行為,能較好體現“循環經濟”的是
①加強對產品生命周期的環境監管 ②消費者選用具有環保標識的產品
③生產企業減少商品的過度包裝 ④城市垃圾用于焚燒發電、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營村的生產模式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亳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16和圖17,回答問題。(13分)
(1) 圖16中A、B所示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分別是 、 ;簡述該地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及基本特征。
(2)遼中南重工業基地和德國魯爾區都屬于傳統工業區,遼中南在改革與發展中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在綜合整治中的哪些經驗?
(3)圖16中芝加哥、圖17中的鞍山同為世界著名的鋼鐵工業中心,比較二者在區位因素上的相同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亳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圖18表示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城市化水平的變化情況,圖19是我國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級規模金字塔示意圖。圖20是“我國某特大城市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讀圖18、圖19,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主要特點。(3分)
(2)圖20中M、P、Q三地可能為高級住宅區的是 ,說明判斷理由。(5分)
(3)簡述甲、乙兩衛星城建設對該城市發展的意義。(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亳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亳州市地處皖西北,屬淮河流域,人口596萬,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藥材種植基地,有全國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每年有大量的人員流入珠三角、長三角等地。
材料二:
(1)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評價亳州市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4分)
(2)分析亳州藥材加工業發展的區位條件。(4分)
(3)分析亳州市大量的人員流入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給亳州市帶來的影響。(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亳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低碳經濟”是2010年我國的熱點詞匯,根據下列所給資料回答問題。(13分)
材料一: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的“雪冠”在藍天的映襯下清晰可見(下圖左)。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峰頂,由冰川和積雪組成的白色雪冠已經所剩無幾。
材料二 :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前夕,中美兩國分別宣布了各自的二氧化碳減排策略。
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中國26日正式對外宣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新華網華盛頓11月25日:美國白宮25日宣布,美國將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承諾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17%。
(1)材料一顯示乞力馬扎羅山冰川正在消失,分析原因并提出解決對策。(5分)
(2)根據材料二,比較中美在減排上的不同觀點并分析原因。(5分)
(3)說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對大氣受熱過程的影響。(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