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馬鞍山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來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是
A.城市的人口規模 B. 特大城市的數量 C.城市的用地規模 D.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馬鞍山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關于城市形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地域形態受城市規劃的影響,與所處的地理環境關系不大
B.沿河谷發展的城市往往形成條帶狀的格局
C.山區城市用地比較集中,往往形成集中發展的城市形態
D.山區的城市形態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同地區差別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馬鞍山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水稻種植業、商品谷物農業分別集中在
A.低緯度季風區、中緯度沿海地區 B.熱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溫帶沿海地區
C.低緯度大陸東岸地區、中緯度大陸西岸地區 D.熱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及溫帶季風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馬鞍山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右圖為“美國本土小麥區和玉米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29-30題。
1.有關圖示農業地域類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勞動力充足,精耕細作
B.多種經營,市場適應性強
C.單位面積產量高,商品率低
D.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2.與②小麥區相比,①小麥區農業生產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熱量 B.地形 C.科技 D.市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馬鞍山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 讀“甲、乙兩類國家人口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類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時期是( )
A. 19世紀初期 B. 19世紀后期目 C. 20世紀中期 D. 20世紀后期
(2)人口增長與乙類國家類型相似的國家是( )
A. 新加坡 B. 美國 C. 印度 D. 德國
(3)世界人口問題主要是由 (甲、乙)類國家形成的,其原因是龐大的 和較高的 ,使世界人口增長很快。
(4)對甲、乙兩國人口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老齡化的比例乙國比甲國高 B. 最近乙國的人口流向甲國
C. 乙國實行鼓勵生育政策 D. 目前甲國人口由農村流向城市
(5)甲、乙兩類國家在20世紀后期,其人口增長模式類型分別是 、 。
(6)我國由于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從 型向 型的轉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馬鞍山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4分)讀“世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曲線圖”,回答問題。
(l)圖中 曲線表示發達國家的變化。
(2)城市化的標志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上升,勞動力從 產業向 產業轉移,與此同時城市 不斷擴大。
(3)B類國家的城市化特點是起步 、水平 。
(4)A曲線在20世紀70年代后呈下降趨勢,該類國家的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回流,此現象稱為 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安徽馬鞍山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6分)讀“我國珠江三角洲某一國營農場位置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1)1975年該農場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形成該類型的決定性區位因素是 。(4分)
(2)2007年該農場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形成該類型的決定性區位因素是 。(4分)
(3)分析該農場在花卉和蔬菜生產上的優勢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山東濟寧五中高三5月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右圖是2009年春節(1月26日)我國某極地考察站兩個時刻的旗桿影長和太陽高度。該考察站是 ( )
A.黃河站(78°55′N,11°56′E) B.長城站(62°12′S,58°57′W)
C.中山站(69°22′S,76°22′E)D.昆侖站(80°25′S,77°06′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